采样实验 与“毒”为伴 她们是城市消化道分析师
检测员必须在检测实验时穿戴上全套防护装备
走在西安的大街小巷,市民经常会遇到黄色喷涂的市政皮卡车。有时,皮卡的前面有几个人蹲在井盖旁,拿着大大小小的瓶子,像做实验一样晃来晃去,填写、记录。其实,他们正是我们这座城市的“消化道分析师”,天天与屎、尿、水做伴,用特殊的数据,为城市出谋划策。
25+1的“她们”
一个个身穿白大褂的“消化道分析师”来自西安市城市排水监测站。这个单位总共只有26人,平均年龄30岁。平时做采样、分析实验的除了一个叫徐洁的男生外,都是女性。他自己半开玩笑地说,“就叫‘她们’好了。
“我们有上班时间,没下班时间。”他介绍,由于实验对象的特殊性,污水标本的实验周期一般在24小时左右,一般的下班时间都是实验做完的时间。
害怕 但这是我的工作
强酸、强碱、强致癌物、放射性元素……与“毒”为伴,是监测分析员天天要面对的现实。
杨春是监测站测油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她的工作就是分析污水中的油脂状态。她每次要接触的四氯化碳,就是一种强致癌物。除了强致癌物,排水检测站实验室里到处都有强酸、强碱、强挥发、放射元素的影子。“害怕啊。”谈到工作的危险性,杨春并不避讳。“每次穿防化服、戴防毒面具,我都会手凉,但这是我的工作,说的高尚些,这是我的使命。”
我们脏了 是为了城市不脏
“测油是实验的重要内容。”每天人们做饭、洗碗,都难免将剩余的油脂随手倒掉,却不知道日积月累,会对于城市的下水管网造成危害。“我们舀臭水、下沟渠,用各种危险品还原实验结果,为的就是让危害程度降到最低,让城市更清洁。”
“坐在车里,就像坐在公厕。”“有时候沾上污水标本,很想吐。”谈到工作,监测站的每个人都能说上几句且不重样。但有一句是一样的,那就是:“我们脏了,是为了城市不脏。”
采访中记者看到,告别了令人生畏的实验,生活中的她们喜欢牛仔裤、漂亮的包包,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