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亲收获更多幸福感(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海南省三位村支书的行与思

22.07.2020  19:56

  在支书们心目中,小康生活什么样,如何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又有哪些感悟和心得?记者在海南省部分乡村听三位村支书讲述他们的实践探索和心路历程:

  澄迈县永发镇后坡村党支部书记曾令群

  办法总比困难多

  脱贫攻坚奔小康,基层党组织是战斗堡垒。

  2016年,我当上村支书后,跟村干部深入交流讨论,大家得出一致意见:首先党支部成员要带头,把党支部建得坚强有力。同时也要发挥没有在村两委任职的无职党员作用,充分调动每一名党员的积极性,让所有党员都能参与本村事务。然而,村党员队伍中,无职党员占到多数。怎么给没有职务的党员压担子?这在当时确实是个难题。

  办法总比困难多。2017年,村党支部提出搞“巷长制”,把无职党员组织起来,派往本村32个村巷担任“巷长”。既当信息员,又当调解员,还当宣传员,“巷长”的实质就是乡亲们的勤务员。

  这一招,还真管用。无职党员不但归属感、责任感强了,还主动帮群众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呢。

  卫生“门前三包”,邻里纠纷调解……只要和群众有关的事,党员“巷长”们都尽心去干。无职党员感觉到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了,村里的党群关系也变得越来越亲密,村里发展的后劲也越来越足了。

  白沙黎族自治县牙叉镇白沙村党支部书记符永生

  “饭碗”端稳了才行

  小康生活离不开稳定的就业。对村里的青年人,我们一般会鼓励他们到外面“闯一闯”。但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外出找工作会面临很多困难,他们没有丧失劳动能力,却很难找到工作。

  当村支书这么些年,我有时觉得自己像个“中介”,要花很大力气“推销”村里的中年人就业。

  多年前,我和附近的五里路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交流时,提了一个建议:“合作社离我们这么近,我们村民就业,你们是不是照顾一下?”他回答得倒也爽快:“好!

  打那以后,每当合作社有空缺岗位,我就开始翻我脑子里那本账,看哪家还有人没活干。

  有时候,我的“中介”业务流程也会倒过来。碰见踏实肯干的村民,就会直接推荐给用人方。现在推荐单位范围已经从本村及周边扩大到县里了。

  作为村支书,我很乐意做好百姓就业的“中介”。“饭碗”端稳了才行,小康生活才有保障,乡亲们才能收获越来越多的幸福感。

  儋州市大成镇新风村党支部书记李可祥

  做好“转型”这篇大文章

  农村实现小康,重要前提是产业兴旺,农民不再靠天吃饭,收入来源多样化。

  新风村曾是儋州市的深度贫困村,人多耕地少,种啥都形不成规模。靠传统农业脱贫,很难有起色。2016年7月,我当选村支书后,感到压力很大。走到哪,我都问自己:“咋脱贫?

  海南处处是景。我见过许多村庄修建民宿,吃上“旅游饭”,村里环境漂亮了,村民腰包也鼓起来了。论区位优势,我们村也不差。儋州市区、洋浦高铁站离我们村都不超过30公里,将来游客来观光会很便捷。

  要过好小康生活,就必须做好“转型”这篇大文章,吃“旅游饭”就是村里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2019年,我们与儋州市乡村振兴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除了发展乡村旅游,我们还用扶贫资金投资槟榔种植、笋壳鱼养殖、生物质颗粒加工等,村里差不多拿到10万元的分红。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今后,美丽乡村建设是我们村的重中之重。我们相信,有好生态,有好产业,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编辑:赵鹏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