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小护士大胸怀
李盼资料照片
杨静
陈萍
夏炎
高丹萍
王笑
车敏鑫资料照片
闵渝婷
范东
韩静
刘尊
年轻的脸庞朝气蓬勃,青春的力量一往无前。作为最贴近患者的医务工作者,“90后”护士们在这场特殊的战“疫”中的出色表现,赢得了全社会的赞赏。他们奋不顾身加入战“疫”大军,穿上白衣战袍成为白衣战士,冲锋在疫情战斗最激烈的地方,践行着南丁格尔精神。他们将青春的光彩挥洒在战“疫”一线,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彰显了蓬勃力量,交出了“90后”可担重任的答卷,谱写了战“疫”的青春之歌。
时值5月12日第109个国际护士节之际,记者探访了12位支援湖北的“90后”护士,听他们讲述那段刻骨铭心的“逆行”经历。
李盼穿上白衣战袍,就要勇往直前
扶风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陕西省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
1991年出生的李盼是个娇小可爱且充满正能量的女生。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她刚刚结婚3个多月。当时,她瞒着家人第一个向护士长报名,请求加入支援的医疗队。因为爷爷是抗美援朝的老兵,所以在李盼心底一直有个从军梦,如今有上前线的机会,她一定要争取。就这样,经过严格筛选,李盼如愿以偿,作为陕西省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奔赴武汉。经过严密的岗前培训,2月10日李盼在武汉协和医院正式上岗。
在武汉的65个日日夜夜,李盼一直坚守在危重症病房。每天,她和战友们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除了要照顾患者外还要承担大量的保洁工作。他们穿着3层防护服,戴着口罩、护目镜,高强度工作8小时以上,憋闷、呼吸困难成了身体的常态。他们凭着坚强的意志很快克服了这些困难,但有些经历,让李盼至今回忆起来仍心有余悸。
3月28日,一向自诩身体很好的李盼突然开始低烧、恶心。她向医疗队领导汇报后自行隔离,之后的两天一直处于低烧状态。当时的李盼在手机里默默写下遗书,遗书里她告诉丈夫安抚并照顾好父母,不要去埋怨医院,她会让战友把自己火化,带着她的骨灰盒回陕西。幸运的是,第4天早上,李盼退烧了,后续的核酸检测也是阴性。
李盼说,虽然有困难,会害怕,但是穿上白衣战袍,她就成了一名战士,就要选择担起责任,勇往直前!
杨静一直很庆幸自己能被选中
西安交大一附院心血管外科ICU护士、西安交大一附院援湖北抗疫国家医疗队队员
说起在武汉的那段经历,今年只有25岁的杨静至今还很兴奋。她一直很庆幸自己能被选中去战“疫”最前线,去帮助那些需要他们的同胞。
2月7日,杨静随西安交大一附院医务人员组成援湖北抗疫国家医疗队抵达武汉。翻身、穿刺、输液、打扫、监测体温、调呼吸机……在这里,她变成了超级无敌的全能战士。每天的工作都很紧张,为了尽可能节省有限的隔离防护物资,隔离病房的杨静和同伴们不喝水,不吃东西,不上厕所。每班6小时的工作时间,加上前后穿脱防护服,交接班,清洁消毒……一个班次下来,全身湿透。而这些都没有吓住杨静。她展现出惊人的意志和战斗力,这让同伴们都很佩服。
但是,在武汉的日子,杨静也有担心的时候。有段时期,武汉当地的感染新增人数激增,包括当地的医护人员,杨静特别担心自己感染,拖大家的后腿。
历经56天,杨静和战友们圆满完成任务,用生命守护群众生命健康,勾勒出医务工作者的“最美的样子”。
陈萍在战“疫”一线入党,是值得一辈子骄傲的事
西安交大一附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陕西省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
1991年出生的陈萍,1月26日大年初二,陈萍与队友们奔赴武汉,进驻武汉市第九医院。
在武汉的55天时间里,陈萍和队友们每天都在与生死竞速,经历了恐惧、无助,一起收获了温情、友情。在那些难忘的日子里,武汉当地一线医务人员和国家卫健委专家坚强的斗志、乐观的心态、无私的奉献深深触动和鼓舞着陈萍,特别是党员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前,日夜奋战在救治一线的英雄本色和大爱精神更是令她备受感动。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朱柏教授的引领下,陈萍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积蓄已久的憧憬,1月30日晚,写下了自己的火线入党申请书。
1月31日一大早,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党支部组织委员尚东在微信群里紧急组织大家召开党支部视频会议,所有党员一致同意陈萍入党。陈萍觉得,在武汉战“疫”一线入党,是值得一辈子骄傲的事。
夏炎特别开心,以后自己的事能自己做主了
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陕西省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
29岁的夏炎特别腼腆,在参加医疗队之前,她在父母眼里就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就在临出发时,因为父母不断叮嘱,她心里还有点小别扭,觉得爸爸妈妈总是小看她。
不过,工作中的夏炎丝毫不含糊。特别是随医疗队到达武汉后,由于他们接管了武汉市第九医院危重症病区,任务量大,危险程度高,护理环境复杂,几乎每天都有死亡病例,每个班次都面临着抢救、心肺复苏,气管插管这样的高风险操作也是时常进行。而吸痰、采集咽拭子、口腔护理等近距离侵入性操作,更是他们工作的常规项目。病人们的呻吟声不绝于耳,家属茫然若失、撕心裂肺的呐喊也时常传来,这时的夏炎发现,患者的心理疏导同样重要。于是,夏炎在护理工作的同时,经常和患者交谈,鼓励患者坚定信念、战胜病魔。
夏炎一直为自己去前线战“疫”而感到荣幸和自豪,她觉得自己践行了职业的誓言。她说:“经过此疫,我深深感到唯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担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重担。”从武汉回来,夏炎还有一件特别开心的事情,就是父母变了,变得把她看成一个成年人了,以后她的事能自己做主了。
高丹萍穿上战袍开始工作的那一刻,就不怕了
省人民医院急诊内科护士、陕西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
1993年出生的高丹萍,在医院刚开始发起倡议书的时候,她就第一个给护士长发信息:作为党员,作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陕西)队员,我已做好随时奔赴前线的准备。2月4日,高丹萍和队友们一起奔赴武汉。
因为一开始并不知道具体做什么,一切都是未知的,正常人不怕是不可能的,但是戴上口罩、面罩,穿上防护服,高丹萍就不紧张了,也不怕了。刚开始在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时,有些患者因为心中恐惧、心情焦虑,总是大喊大叫不配合,她就安慰患者,并给他们加油鼓劲。每次接班时,她都会用爽朗的笑声跟每一位患者打招呼。慢慢地,患者都知道,方舱医院里有一个特别爱笑、特别友好的陕西女护士。
高丹萍所在的普通治疗区收治的是一些确诊轻症患者,但患者太多,一名护理人员要负责50多个患者所有的护理,对体力和工作能力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她按照流程一一认真落实。晚上值班时,为了不打扰患者休息,高丹萍放轻脚步,拿着手电筒的弱光为患者测体温,测指脉氧,盖被子,观察病情,轻声询问,叮嘱不戴口罩睡觉的患者戴上口罩……由于长时间佩戴防护用具,高丹萍鼻梁上满是压痕,脸被挤变形,经常累得直不起腰,但听到患者温暖的问候,她会觉得浑身都充满了力量。
王笑“我是一名光杆司令,我去!”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儿科急诊与PICU护士、陕西省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
1993年出生的王笑,人如其名,非常爱笑。今年1月底,当了解到武汉的疫情严重程度和那里的患者有多么需要医护人员帮助时,她笑不出来了。来不及多想,王笑给科室护士长发了条信息:“我是一名光杆司令,我去!”
作为陕西省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王笑于2月15日紧急出征。经过前期严格的培训和考核,2月18日进驻武汉光谷方舱医院。27岁的王笑虽然有4年的工作经验,但是面对特殊时期的护理工作,太多意想不到的困难需要她默默地咬紧牙关去克服。当时,武汉的天气还很冷,但一个班下来,王笑就会汗流浃背,湿漉漉的内衣紧贴着皮肤,全身像泡在冰水里,只有不停地走动才会让自己感到一丝温暖。进舱后,她基本上都要很费力地张着嘴呼吸,一句话没办法一次性讲完,需要说几个字就喘一下……所有的一切,都是这个“90后”女生自己去摸索、面对,包括护目镜的松紧、内衣的厚度、行走的速度,每一个小细节都决定整个班的工作质量及工作状态。
不过,再大的困难,在患者发自内心的那一声声感谢中都显得微不足道。每天,王笑只要在舱里走一圈,都会收到患者真挚的关怀和真诚的感谢,这是她的力量源泉。王笑常常和患者开玩笑说:“等到春暖花开,我找个男朋友一起再来武汉看樱花!”
闵渝婷在武汉,最牵挂的就是父亲
省人民医院手术室护士、陕西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
“90后”的闵渝婷在2月4日随陕西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奔赴武汉,进入方舱医院抗疫一线。因为怕父亲担心,她没有将实情告知家人。在武汉,她最牵挂的就是父亲,每天结束繁重的护理工作,闵渝婷只要有时间,就会给父亲打个电话或者发条信息,询问他的身体和生活状况,并告知自己一切都好,让父亲放心。
在武汉的工作中,闵渝婷每天都会经历高强度的工作节奏,衣服湿透、护目镜和口罩将脸压破并且火辣辣的……这些都不曾让她流泪。而有一次,闵渝婷的眼睛湿润了。那天,她的防护服被病床上的螺丝挂破了,一位患者阿姨高声呼喊:“快,防护服破了,快给她粘上,防止病毒侵入。”闵渝婷觉得,这场战“疫”是用心中的爱和坚守点亮了希望,用自己血脉中涌动的大爱奏响一曲曲生命之歌。
车敏鑫我们不是天使,这次我们是战士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呼吸内科护士、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援湖北医疗队队员
在武汉市第八医院的病房里,25岁的车敏鑫可谓是大力护士,70公斤的氧气筒说搬就搬。同时,她也是半蹲在患者床前的扎针小能手,是提着消毒喷壶挨个病房消杀的清洁护士,是拿着自己手绘的情景画和听力障碍老人沟通的“蓝胖子”,是带着即将出院病人跳舞的快乐小姐姐……
2月3日,车敏鑫和战友们出征武汉。3天后,正式全面整建制接管武汉市第八医院,完成定点收治工作后,他们又转战长江新城康复驿站负责医学隔离工作。车敏鑫和队友们不仅负责临床的治疗护理,更多的是给予患者心理支持,他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穿梭在一线的病房里,经历着和以前完全不同的治疗环境,一边顶着疫情压力安慰、鼓励患者,一边进行临床自我安慰治愈。每天下班后,面对口罩和护目镜的压痕,车敏鑫总是冲着镜子自言自语:“我们不是天使,我们是战士。”
韩静等妈妈打完仗、胜利了就回去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肿瘤病区护士、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援湖北医疗队队员
韩静是一个特别干练的年轻妈妈。从报名到接到通知需要立即赶赴湖北战“疫”一线,再到从武汉转战随州,30岁的韩静最初也有点恐惧与不安,但看到患者求生的眼神,她便无所畏惧。韩静也有脆弱的时候,在湖北期间,她不敢和3岁的女儿视频。面对女儿的呼唤,她总说等妈妈打完仗、胜利了就回去。
让韩静特别难忘的是在随州带领患者跳舞的经历。为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那段时间里的每天下午4点,韩静在随州中心医院感染科一病区三楼的楼道内,带领患者跳广场舞。其实,在身着防护服的情况下,医护人员如同在高原一样,面临胸闷憋气等问题,稍微进行一些活动就会气短。韩静每次在跳完舞之后就大口喘气,但看到锻炼有助于病人们康复,再难也坚持了下来。
范东武汉也是故乡,因为在那里拼过命
西安大兴医院手术麻醉科护士、陕西省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
2月2日,范东跟随陕西省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赶赴武汉。在这批队员中,范东是9名男护士中年纪最小的。
进入战场之后就是一种无我的状态,范东没有时间去考虑病毒是不是会传染给自己,每天都在争分夺秒地投入治救患者的战斗中。3月2日,范东和队友们到武汉已经整一个月了,但这个“满月”对范东来说过得并不顺利。随着气温的回升,穿上防护服进舱工作6个小时的医护人员在班次期间出现了身体不适。当天,范东因为一直在一路小跑中去治疗、去护理,致使血压骤升,瞬间汗湿全身、心慌、气短,无法继续工作,只得无奈出舱。当症状稍有缓解,他很快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范东觉得武汉也是故乡,因为在那里,他和队友们一起拼过命;因为在那里,每天,汗水与泪水交织在一起,热血与拼搏创造着奇迹。
刘尊不是英雄,只是生命的守护者
西安交大二附院心血管内科护士、西安交大二附院援湖北国家医疗队队员
“90后”大男孩刘尊非常阳光,提到那段紧张有序的武汉战“疫”经历,他激动万分。刘尊和队友们接管的病区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10层西病区。他每天走进病房就像走进了阵地,时刻紧绷着神经,关注着每位患者的病情。50多天里,刘尊和队友们与患者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第一位核酸转阴患者出院时向医疗队赠送锦旗和感谢信,并深深鞠了一躬;病区最后一位患者得知医疗队即将撤退时不舍流泪……所有这些都令刘尊感动,更让他每天干劲十足。
刘尊觉得自己不是英雄,只是生命的守护者。他表示,今后会继续保持这份激情,坚守救死扶伤的初衷,全心全意服务于患者,真正做到“有时去治疗,常常去安慰,总是去关心”。
万源整个援湖北工作也是在感动中度过的
西安交大二附院心血管内科护士、西安交大二附院援湖北国家医疗队队员
万源所在的心血管内科由于不是呼吸和重症领域专业,他在前两批支援武汉医疗队的选拔中落选。第三批队员选拔时,他便主动向领导请缨,最终入选西安交大二附院援湖北国家医疗队。2月8日,万源进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开始救治工作,负责新冠肺炎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护理。
说起与患者在病区的故事,他历历在目。为平日里烦躁的老大爷戴上呼吸机后的那一声“谢谢”,与缺乏子女照顾的老人聊天谈心后的感悟……万源耐心与细致的工作态度,使他在这里的每一天都能收获感动与成长。
万源的整个援湖北工作也是在感动中度过的。让他感触最深的一瞬间,是在即将离开武汉时,大巴车下聚集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的医护人员、警察、志愿者以及自发赶到现场的武汉市民,在汽车发动的时候,车下的人纷纷举起双手,依依不舍地向他们告别,路边的私家车也纷纷鸣笛表达对他们离别的难舍难分。那时,万源更加明白生命的价值与生存的真谛。(记者杨静)
照片除资料照片外均由记者戴吉坤杨静摄
编辑:王嘉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