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小麦“一喷三防” 确保夏粮增产丰收

22.04.2016  17:53

陕西省农业厅副巡视员穆正祥讲话

会议现场

自走式喷雾机演示现场

背负式电动喷雾机演示现场

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演示现场

多旋翼无人机演示现场

植保无人机演示现场

植保动力伞演示现场

载人植保直升机演示现场

4月22日,陕西省农业厅在西安市长安区召开全省小麦“一喷三防”现场会,厅副巡视员穆正祥就“一喷三防”工作作了安排部署。

去冬今春以来,陕西小麦苗情差于上年,随着近期的几次降雨,苗情转化较快,小麦长势良好,生产形势向好。但受气候等因素影响,小麦中后期病虫发生形势严峻,防控任务艰巨。省农业厅要求各地抓住防控关键时期,切实加强领导,准确监测预警,推进统防统治,力争全省统防统治率达到35%以上,“一喷三防”覆盖率带到95%以上。农技干部要深入田间地头,根据当地病虫主控对象,指导农民科学用药,确保防治效果。

据省植保站专家介绍,预计全省小麦中后期主要病虫害累计发生面积近3800万亩次。条锈病在陕南大部及关中西部中等发生,汉中西部、安康东部、商洛南部等沿江川道下湿地偏重发生,发生面积400万亩,陕南流行高峰期4月中下旬,关中流行高峰期4月底至5月上旬。白粉病在秦岭北麓、渭北常发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600万亩。赤霉病中等发生,沿渭河两岸偏重发生,发生面积500万亩。吸浆虫偏轻发生,局部田块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80万亩,其中达标面积50万亩。小麦蚜虫穗期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100万亩。小麦红蜘蛛偏轻发生,发生面积900万亩。植保部门提醒广大农民群众,在选用药肥品种时,尽量参考省农业厅大田作物病虫农药使用品种指导名录及各级技术部门系统试验示范,并通过综合评估的药肥品种名单。在开展防治时,按照农药标签标注的使用剂量施药,合理混配使用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并选择在晴朗无风天气施药,每日施药时间以上午10时前和下午4时后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