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三语教育国际论坛在陕西师范大学举办

23.06.2016  04:53
            近日,第八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三语教育国际论坛暨中国区多语能力与多语教育研究会2016年年会在陕西师范大学召开。来自香港教育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西南大学、延边大学等十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             论坛期间,来自不同地域的从事跨少数民族三语教育教学与研究的中外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围绕“三语教育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模式”“三语环境下教师教育与教师培训”“三语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第三语言习得研究”“三语教育相关研究课题成果交流”等五个议题,发表23场主旨演讲,展开广泛交流和深入研讨。             宁波诺丁汉大学教授冯安伟首先作了《中国区多语能力与多语教育研究会研究SWOT分析》的报告及《中国民族院校双语教学项目介绍》的主旨演讲,围绕青海、四川、新疆的三语教师培训项目开展了优势与发展机会的探讨;香港教育大学教授Bob Adamson结合自身实践作《香港教育大学多语教育中英语课堂语言角色分析》的报告;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刘全国针对《藏族学生藏-汉-英三语语言态度对比研究》主旨发言,对西藏自治区和甘南藏族自治州藏族学生的三语态度进行了深入对比分析。与会的其他专家学者也都分享了关于三语教育研究和实践的最新成果。             在论坛闭幕总结会上,与会的专家学者高度评价了本次论坛的组织水平和学术水准。刘全国作了总结发言,指出本次论坛呈现出三语育研究的三大可喜变化:一是研究方法的多元化,质化研究成果数量和质量都有大幅提升;二是三语教育研究的语言学路向成为新的学术亮点;三是第三语言习得开始引起了学者的关注。             第八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三语教育国际论坛是该论坛自2009年创立以来国内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广的三语教育国际论坛之一。此次学术研讨探索少数民族多元文化背景下三语教育的有效途径,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三语教育理论探索语课程实践再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卢延辉)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