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局将被电视问政 《我当城管的日子》作者这样说
日前,一篇名为《我当城管的日子》的节选文章在微信朋友圈广为传播,文章作者自称曾在西安做过城管,文中记录了自己工作期间的部分执法过程和心路历程,引发不少同为城管的网友和其他市民的共鸣。
西安市“电视问政”今晚将迎来第四期,本期接受问政的是西安市城市管理局。记者日前辗转联系到文章的作者阿文(应当事人要求匿名)并采访了他。
“城市规划有很多不合理之处”
记者:你离开这行是因为有了更好的去处吗?转行多久了?
阿文:纯粹个人原因。我不做城管已经有五年了,不过,据我了解,目前西安城管工作基本上还是像我文章中写的那种情况。去年年底机构改革之后,接纳了市容园林局等的职能,现在城管工作盘子更大了。
记者:《我当城管的日子》是真实的工作和心灵记录?还是有渲染的成分?
阿文:这是我不做这行以后写下的,希望能为当时的工作留下点回忆,也算是一种纪念吧。全文有三万多字,在网上被转发的只是小部分章节,文中有一些艺术化的表达方式,不一定全部客观全面。
记者:提到城管,很多人好像没有什么好的印象?从你曾经的工作经验看,为什么城管执法处于尴尬无奈的地位?
阿文:我个人认为,城管执法与处在弱势地位的小摊小贩这个矛盾几乎是不可调和的。从根源上说,从城市发展程度上讲,城市的规划上就有很多不合理之处。比如,我想周末早上起来走路去买菜,那么,我们人口最密集的小区周围,却没有规划的菜市场和超市?我觉得固定的,大型的很多市场都是满足不了人们随时随地发生的消费需求的。有需求就有市场,马路边上卖水果的三轮车,如果水果卖不出去,你让他在那摆摊,他都不会去。小摊小贩能存在,就是因为城市中商业形式和城市规划都有不合理的地方。
“把城市管好也是为了市民”
记者:那你认为矛盾难以消除和尴尬难以避免的原因?
阿文:前面说了,这种现象很难消灭,堵不行,那就要靠疏。但是城市管理也不能任由满大街地自由生长,又很难去疏,那就只能回归到堵的老路上。很多摊贩是以此谋生的,你不让他摆摊,他今天就少挣钱、不挣钱,他怎么可能愿意?你把他从东大街撵走,他就会去西大街、南大街,他不会因为接受批评教育就回家去不干了。这时候城管又该怎么办?不能打,不能骂,只能暂扣经营用具。那么问题来了,谁会站在原地等你敬礼、亮证、宣读条例,把东西让你暂扣?为了暂扣东西,那就不可能不推搡,在这样的对抗中,大家就会就自己看到的场景,认为城管执法是一种强行影响弱势群体的行为,是一种不让老百姓好过的行为。而城管是城市管理的执行者,这群人就是以此为职业的人。
记者:从你过往的城管经历来看,就如何把城市管理好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阿文:总体上讲,对待流动摊贩,宜疏不宜堵。对待其他领域如建筑、门店门头牌匾审批、户外商业宣传、现在加上了市容园林局,还有树木的管理,宜堵不宜疏。既要加强人性化的部分,还要树立法律的权威,加强执法力度,这就需要法律保障。要加大违法成本,对敢于暴力抗法的,就需要公安加以保障。对弱势群体,也要充分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加强教育,以温和教育为主,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暂扣。
我还有一个建议,就是不要试图以一份文件解决所有问题。很简单的道理,得让群众有地方买菜,小贩有地方卖菜,街道整齐干净,这才算管好了。地铁口的摩的多久都去不掉跟卖菜是一个道理,因为有人需要在地铁口转乘,归根到底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没有解决好。城管工作还需要细致入微地解决问题,与现在强调的属地化管理是契合的。既要有科学的规划,法律的保障,也要有细致入微、人性化的、贴近百姓的视角。总之,把城市管好也是为了市民。
“做城管 最需要的就是被认同”
记者:你所了解的城管这个群体的大致心态是怎样的?
阿文:我觉得大家都迫切需要被认同。我这篇文章在网上被扩散后,被我之前一些同事看到了,他们都很激动。做城管一方面累、烦,另一方面还招人骂。往大的说,没有尊严感,为人民服务了,却处处被骂。往小的说,大家的工作没有成就感,没有人说你一句好,所以最需要的就是要被认同。
下一页:《我当城管的日子》(节选)
1 2 下一页 尾 页
进入论坛 字体设置 大 中 小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 林雅慧(实习) 西部网内容微首页 网站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