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届中国社会科学前沿论坛在沪召开

04.01.2019  09:31
  

开创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新局面

 

为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总结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实践经验,2018年12月2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同济大学联合主办的“第12届中国社会科学前沿论坛——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回顾与新时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在沪召开。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表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中国社会科学前沿论坛始终紧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把握学科发展的宏观脉络、关注学术发展的前沿热点,围绕特点鲜明、一以贯之的主题开展研讨,为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张江指出,在“5·17”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是否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衡量一个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性、原创性,一是要有主动设置议题的能力,二是要有标识性概念。通过设定引领性议题、提炼标识性概念,我们才能真正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中国话语,并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深入研究和讨论。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表示,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自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的经济结构尤其是对外贸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已经成为世界经贸格局中最重要的参与者。日前,美国、欧盟、日本发表联合声明,要对世界贸易组织改革提出方案,包括发展中国家的差别待遇问题,市场经济国家的界定问题,以及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中现行的贸易体制与其规则是否兼容问题。中国关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方案也已经有了相当清晰的表达:一是必须维护世界贸易组织的现行基本规则,二是必须保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三是世界贸易组织应当与时俱进。在世界贸易组织面临重大改革的历史关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应当通过高质量的学术研究,尽早尽快为国家的相关谈判献计出力。

 

创新要立足中国实践

 

十二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石军用“三、六、四、五”四组数据,总结了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第一阶段的实践经验。这四组数据分别为:拉动经济体制转型的“三驾马车”,即“开放、改革、管理”;运作经济体制转型的“六种方式”,包括自下而上的递进方式、由点到面的拓展方式、上下结合的联动方式、由外到内的倒逼方式、内外兼顾的统筹方式、“五位一体”的协同方式;落实经济体制转型的“四环机制”,即决策机制、责任机制、考量机制、奖惩机制;保障经济体制转型的“五项原则”,即以基本国情为立足点、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以探索渐进为前行的方式。石军表示,中国经济转型发展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第二阶段,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需要更加灵活运用这套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总结出来的实践经验,使中国在富起来的基础上更快强起来。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门洪华表示,我们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这为哲学社会科学的深入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土壤和绝佳的机遇。在不确定的世界变迁中,如何使中国成为稳定之锚,需要我们聚焦研究,进行理论创新。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常务副总编辑王利民表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是与新时代并行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既推动了改革开放事业,也在改革开放建设过程当中取得了很大进展。“第12届中国社会科学前沿论坛”全面丰富了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科、应用文科、新文科、知识类文科的认识。在未来发展路程中,我们不仅要坚持新时代问题导向、学术导向、学科导向、专业导向和跨学科导向,还要进一步为完善中国特色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体系作出贡献。

 

推进高校学科建设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顾锋表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坚持以人为本,突出问题意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思想体系。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坚持党的领导。高校要把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纳入“双一流”建设,深入实施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在“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上做出品牌,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史进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沈壮海表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需要有关怀人类的胸襟和气度,以服务中国、研究中国为核心内容。新时代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一是切实强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主体素养的建设,二是建设并不断拓宽中国学者深入中国实际、认识中国国情的有效通道,三是构建新时代中国研究的有力数据与技术支撑体系,四是营造宽松的学术研究环境,五是推进学术评价体系改革。

 

同济大学副校长江波表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推进新文科建设与发展探索,把“带动、牵引”整体文科发展作为重要方面。同时,注重分析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学科问题,实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多样性发展,以实现科学理论与服务社会的统一,完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

 

此次论坛由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承办,同济大学文科办公室、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中国战略研究院共同协办。

 

 

原文链接: http://news.cssn.cn/zx/bwyc/201901/t20190104_480625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