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吕梁部分官商因煤暴富 全市仍有10个贫困县
吕梁最大的问题是经济增速成了一块“遮羞布”,几任领导都热衷追求政绩和个人私利,而对于社会发展和造福广大百姓漠不关心。 CFP 资料图
新华网太原11月2日消息,1944年,马烽、西戎提笔为山西吕梁的抗日英雄树碑立传。雷石柱、康明理、孟二楞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从《吕梁英雄传》“走出”,为这片土地涂就了英雄的底色。
60年后,煤炭经济的涌动推动了这座城市崛起,吕梁的经济增速一度名列山西首位。
然而,今年6月以来,杜善学、聂春玉、白云等曾主政吕梁的副省级高官相继落马,市长丁雪峰、副市长张中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明珠被带走调查—吕梁,成了山西反腐风暴的风暴眼。
事实上,大量煤炭挖掘造成一些地方自然地质塌陷的同时,这片土地更因资源经济与权力腐败的勾结,形成了可怕的“黑金”现象。一座英雄城市,被“黑金”绊倒。
老区一夜失衡,超级富翁纷出贫困问题依旧
与许多革命老区一样,贫困曾是吕梁的“标签”,一度与忻州并列山西经济发展最落后的地区。为此,山西曾经提出“一手抓忻州,一手抓吕梁”的发展策略。
变化始于2003年前后。随着国家经济提速,煤焦价格一路狂飙。吕梁境内富含用于炼焦、冶金的主焦煤,尤其是独特的4号主焦煤被誉为“国宝”级稀缺资源,最高价上涨到每吨1800多元,比普通电煤价格高两三倍。
吕梁随之崛起,GDP增速和财政收入增速一度位列全省首位,遍地开花的大小煤矿成了造富机器。煤炭行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逐步形成“一煤独大”的资源型经济,煤炭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甚至超过70%。
与此同时,曾经一度四处躲债、“吃不起大碗面”的煤老板,转眼成为千万、亿万富翁。一些年产几万吨的小煤矿每天能赚“一辆奥迪车”。
GDP的火箭式增长和煤老板的一夜暴富,令老区一夜失衡。与迅速增加的超级富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资源经济没有令当地百姓生活大幅改善,反而掩盖了吕梁贫困面貌和落后的社会事业状况,加剧了产业结构、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加剧了贫富差距大的矛盾。这里既有身家数百亿元的富人,更有依然全家几口人挤一口破窑洞的农民。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生态环境破坏、村矿矛盾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随之频频发生。
吕梁的干部坦言,目前全市脱贫任务仍很艰巨。吕梁共有13个县(市、区),其中仍有10个贫困县,其中6个为国家重点扶贫工作县。全市仍有贫困人口88万,超过全市总人口的23%。全市医疗卫生、教育等社会事业严重落后。
一位在当地工作30年的干部说,吕梁最大的问题是经济增速成了一块“遮羞布”,几任领导都热衷追求政绩和个人私利,而对于社会发展和造福广大百姓漠不关心。腐败问题的发生与这种政绩观有极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