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世同堂:99岁老人用一生经历谱写伟大母爱

23.04.2015  11:40

80岁的儿媳(右)搀扶着99岁的婆婆(左),暖阳下这是个温馨的画面

  西安网讯 20岁嫁到这个家里,我从来没和婆婆吵过架,红过脸,儿女们都很孝顺,!”80岁的儿媳妇张彩凤搀着99岁的婆婆徐秀云在暖阳幸福得晒着太阳,在阎良区武屯镇三合村,60年里,这个温馨的画面一直被村民们津津乐道。19岁守寡,含辛茹苦抚养两个儿子成才,如今五世同堂,已经99岁高龄的徐秀云儿用一生谱写伟大母爱,换来儿孙满堂,其乐融融的晚年幸福生活。

  4月21日,雨后的阎良空气清新如洗,武屯镇三合村头,大片油绿色的的麦苗在碧空的暖阳下,绿浪波动,储蓄着丰收的希望。穿过麦田,刚进到徐秀云家,屋里就传来阵阵欢乐的笑声。客厅里,儿媳、孙子、孙媳妇围在徐秀云身边正在开心地聊天,也不知道说着什么,徐秀云显得很开心。

  盘腿坐在木沙发上,腰不弯、背不驼,99岁的徐秀云,面色泛红,精神矍铄,聊起天来思维很是清楚,“脸上一个老年斑都没有”孙媳妇岳桂清一会儿拉拉老人的手,一会儿整理整理老人的头发,很是亲热。

  徐秀云的祖籍是山东高密县,早年父亲因家中生活困难来到陕西创业,作为山东移民,徐秀云的童年经历了很多磨难,自幼丧母,做过童养媳,缠过足,19岁的时候丈夫去世,之后为了抚养教育两个孩子成才,一直未改嫁。

  张彩凤是徐秀云的二儿媳,说起婆婆过去经历的苦难一直觉得自己的婆婆是个坚强,能吃苦的女人,为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直忍辱负重,任劳任怨,顽强地生活着。

  生活的苦难,让徐秀云很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朴实的农村女人没有什么文化,但是良好的家风、家训在这个家里却是一脉相承。“我婆婆对我就很好,我对媳妇也没打过,骂过。”一口标准的山东话,聊起婆媳关系,仍然耳聪目明的徐秀云话匣子就打开了,一直强调对人要心存善念。

  “我的孩子也都是婆婆管大的。”张彩凤坐在徐秀云身边,她说以自己年轻的时候要出去干活,5个孩子都是婆婆一手管大教育的,现在各个孩子都很孝顺自己,更孝顺婆婆。

  大家聊天的时候,老人的孙子刘安娃一直盯着母亲和奶奶的杯子,喝完了赶紧倒上水,水凉了再加点热的。“奶奶一直教育我们几个要尊老爱幼,心胸开阔,凡事不能太计较,别和邻居闹矛盾”,50岁的刘安娃告诉记者,奶奶徐秀云用自己一生的豁达宽容,在村里拥有极高的威信,“心宽是奶奶长寿的秘诀呀!

  善待每一个人。教育孩子徐秀云没有太多的大道理,张彩凤回忆说,和婆婆没事聊天的时候,婆婆常常讲起怎么教育自己的两个儿子,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是婆婆教育儿子说的最多的话。“我们几代人都不随便拿别人东西,树上的杏儿桃儿再好吃也不能随便摘拿。”听着大家在聊这个话题,徐秀云插了一句话,像是自言自语,但是大家却听得很是认真。“儿孙们在外面就是受了再大的委屈,回到家依然笑着面对老人。”张彩凤一直觉得在婆婆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下,儿孙们除了善良宽容,每个人还很乐观坚强。

  早上7点起床,晚上9点睡觉,生活相当规律。如今在儿孙们的关心照顾下,老人晚年的生活也很幸福,五世同堂,儿孙聚在一起一共有20人,也是个幸福的大家族。

  “走晒晒太阳去。”媳妇帮忙穿鞋,孙媳妇赶紧搀扶,孙子取来拐杖。

  4月的暖阳洒在农家小院里,一家人有说有笑……(通讯员 冯长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