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皋:“借”土鸡赚钱群众点赞
11月5日,岚皋县花里镇西河村张杰明,蹲在院子盘算散养土鸡的收入:700多只土鸡,加上鸡蛋,累计卖4万多没得问题。放在以前,别说养鸡卖钱,就是自己吃都得买。
老张的养鸡方式,颇受群众点赞。他说:“我是“借”鸡赚钱,我散养土鸡,全靠村支书王文魁。他搞了个先自愿借鸡苗给你,养大卖钱后在还本的方法。我刚好没得本钱,在他那儿借了820只鸡苗,养了大半年,卖了几万块。”
沿岚河而上的西河村,虽位于国家4A级景区南宫山下,却由于位置偏僻始终没有脱贫,2013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不足5000元。在动员群众发展特色产业中,种过魔芋、养过猪、栽过厚柏,都因交通不便等原因没能成功。
今年三月,岚皋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花里镇党委抽调干部驻村调研,挨家挨户听意见问计策,探寻属于西河村的致富门路。综合分析后,大家一致认为“土鸡养殖”最符合西河村实情,是较能赚钱的“轻巧活”。
群众觉得,养土鸡算是找对了路。一是价格好,去年公鸡卖30元一斤,鸡蛋卖1.5元一个,市场上几乎供不应求;二是西河面积宽广,由于移民搬迁的农户多,很多土地撂荒,可以散养土鸡;三是不择劳力,土鸡散养费力不大,留守的老人、妇女、残障人员都可以喂养。
说起土鸡养殖,西河村的老百姓并不陌生。四年前,镇村两级就发动过,村支书王文魁还带头养殖,但一直到2012年,全村加起来也不到4000只。究其原因,一是成本太大,一个鸡苗8元,规模养殖至少得5000元以上成本;二是担心疫情,如果防疫不到位,引发鸡瘟则得不偿失。
如何化解大家顾虑,镇党委立即召集群众开会想办法。有群众提出,一直想规模养殖土鸡,但苦于没有本钱未能如愿。如果村上能推行借鸡下蛋的策略,先把鸡苗借给大家,等到把小鸡养大后,卖了钱再还原来的鸡苗钱,那就解决了群众心中的疙瘩。
村支书王文魁一听,跟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当即拍板定案,成本问题由他解决,土鸡销售由他负责,群众只要把土鸡养好就行。随后,王文魁出资,从外地购进鸡苗孵化器大量孵化鸡苗,然后再借给群众散养。而他,则担当起技术指导员,定期到大户家中传授技术,查看土鸡生长情况。
期间,花里镇选派一名班子成员定点包抓,并安排镇畜牧站驻村指导,帮助做好卫生防疫,联系技术培训,搜集市场信息。并指导西河村成立土鸡养殖合作社,对群众散养的土鸡统一防疫、统一收购、统一销售,消除群众后顾之忧。
现在,土鸡养殖成了西河村的当家产业,全村饲养土鸡2.5万只,在损失率控制在10%的情况下,全村将新增75万元收入,预计人均增收1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