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一片育桃李 职教天地写春秋:记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两位优秀教师

28.10.2014  18:49
            近年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科学的人才观为指导,运用“机制引才、制度用才、项目育才、环境留才”的人才队伍管理模式,正确处理人才的培养、引进与专业建设的关系。在青年教师中培育“教坛新秀”,在中级职称教师中培育“优秀教师”,在高级职称教师中培育“教学名师”,注重人文关怀和专业引领,优化人才成长环境,提升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不断增强学院的发展潜力和实力。多年以来,该校教师在教育科研事业上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教学、科研成果,也赢得了社会认可。
杨兵兵: 丹心一片育桃李职教天地写春秋
            杨兵兵是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学院材料成型教研室主任,国家级示范专业带头人。曾获院级优秀班主任、感动校园十大人物、院级师德标兵、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2014年9月,获全国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走近他,你会发现,他不仅仅是一位矢志职教、潜心育人,颇受师生尊敬的高职教师,在他身上体现的坚定执著、刻苦钻研、改革创新的精神更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时代命题的最好诠释。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杨兵兵教授始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以高尚的师德、严谨的作风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在学生教育管理中,他从新生入学教育入手,带领新生学习各项规章制度、熟悉专业课程设置,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目标,规划大学生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注重党员积极分子培养。在班级管理中,他坚持学风班风并重,以“学风”带动“考风”,增强学习积极性和诚信意识,以“班风”建设带动学生全员参与管理,增强凝聚力。同时,他还开展丰富多彩课余活动,拓展学生综合素质让学生特长得以充分发挥;经常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帮助学生树立阳光理念,为生活困难学生开创勤工俭学机会,并多次捐钱捐物。多年来,他所带班级先后获“院级先进班集体”5次、“院级优秀团支部”3次、“省级优秀毕业生”6人、9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65名同学加入党组织。             杨兵兵长期坚守在材料成型专业理论及实践教学一线,积极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和义务。教学工作中,他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认真钻研教材、教学方法,精心备课、上课,对学生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把教书与育人有机相结合,年均工作量688课时,教学效果优秀。2004年3月至2006年7月,作为教育部“高职焊接专业两年制试点”教改项目负责人,项目团队在他的带领下,圆满完成了项目调研、论证、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制定、课程开发等方面工作,成效显著。2008年,根据国家示范院校建设需要,在材料成型专业教师不足、经验缺乏、任务大、时间紧的情况下,毅然接受安排,承担起材料成型国家示范性建设重任。团队协作完成了示范建设31个子项目的建设任务,开发了国家级的高职材料成型专业职业岗位标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实施了5门理实一体化专业核心课程,出版工学结合教材5本。材料成型专业成为“省级重点专业”、教学团队成为“省级教学团队”、实训基地成为“省级实训基地”。              在“高职焊接专业两年制试点”期间,他负责牵头建设《焊条电弧焊技术》等3门课程,设计和实施了“讲练结合,边讲边练”教学模式,取得良好教学效果。作为主要参与人建设的焊接专业两门核心课程分获省级、院级精品课程。2008年根据材料成型国家示范专业建设需要,作为《铜合金铸件铸造技术》课程建设负责人,他根据高职教育特点、课程要求、实训条件,在课程建设中,设计和实施了“基于工作过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依据“六步教学法”“四步教学法”设计和开发课程,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效果。他主持的《铜合金铸件铸造技术》课程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12年成功转型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作为主要参与人建设的另两门理实一体化课程分获省级精品课程、院级精品课程。             杨兵兵主编公开出版了《铜合金铸件铸造技术》《铝合金铸件铸造技术》《焊条电弧焊接头实作》《CO2气体保护焊技术》理实一体化教材4本,《焊接实训》及《特种铸造》普适教材2本,个人撰写93万字。参编教材3本、个人撰写15万字。他编著的《铜合金铸件铸造技术》教材获“全国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称号。              2005年4月,他开始负责焊接实训基地扩建改造及内涵建设。该实训基地获评“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焊接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及“全国焊接技术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基地”。2008年10月,他负责了材料成型国家示范性专业实训基地5个实训室建设,该实训基地成为“省级实训基地”及“全国铸造行业教育培训基地”。他主持的材料成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改革,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构建,系统化设计教学内容,将素质教育引入专业核心课程及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杨兵兵坚持教学相长,边教边学。在繁忙的教学之余,他还笔耕不辍,公开发表教科研论文4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独撰身份在《热加工工艺》《铸造技术》等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1篇,获得陕西省职教优秀论文一等奖、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建设优秀论文三等奖;主持省级教研课题2项、参与1项,参与教育厅科研课题两项;获取专利1项。他还担任咸阳市政府采购中心专家库专家、《热加工工艺》杂志编委,兼任咸阳秦龙铸业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为企业生产、技术研发出谋划策,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 
吉武庆: 躬耕讲台廿四载喜获桃李满园香
            该院副教授、陕西省优秀教师吉武庆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用爱心、诚心、细心、耐心,默默坚守着一份天底下最光荣的事业。在24年的从教生涯中,吉武庆他扎根教学一线,潜心研究教育教学规律,努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高质量地完成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在从事“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基础及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任务的同时,他还承担着该专业的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工作。年均工作量511课时,教学效果优秀。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吉武庆深刻体会到职业技能对于每位职校学生的毕业、就业,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为了让学生尽量多地掌握与本行业相关的职业技能,他注重职业教育的思想、理论及方法创新,精心设计、充分备课,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结合学生的知识层次,重视专业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和提高,并将行业领域的最新技术充实到其中;在教学方法上,大胆探索、勇于尝试,积极设计和实践以任务为导向的项目化教学法,做到教师“做中教,学生“做中学”,充分发挥教师、学生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严谨的治学作风,极大地提高了课堂学习效果。课后,他还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虚心倾听学生对课程及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学生评教结果显示,吉老师的课学生评价均在90分以上,有一名学生评价道:“老师教学非常认真负责、讲课富有感染力,注重实践和技能培养,为人师表,平易近人,从学生的技能需要出发,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学到了实践技能”。在积极进行课程改革的同时,吉武庆不断推进专业教学建设。在教材建设上,主编《电工电子技术项目与训练》,参编出版《模拟电子技术》、《电工电子技术》、《电气专业英语》等八本教材;发表科研及教学研究论文6篇;承担完成学院教育教学研究及科研课题5项;承担2013年陕西省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高职电子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改革与研究》一项。10年来,他着手完成了该院《应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及《光伏发电及应用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大纲的制定工作。在实训基地建设中,相继完成了通信系统实训室、模拟电子技术实训室、数字电子技术实训室及国家电气自动化示范专业电子技术创新实训室、电子工艺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室以及陕西烽火、陕西康佳、咸阳金山等多个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并参与实验室的日常仪器和试验设备的维护和维修工作。             吉武庆认为,做好教师工作,不仅需要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更离不开感情和爱心的投入。为了教好课,他经常深入学生中间进行调查交流,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倾听他们对教学活动的意见和心声,征求学生对自己教学方面的建议或要求,除此之外,针对学生在思想、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和困难,他都耐心解答、热心帮助,正确教育和引导,鼓励学生珍惜求学时光、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加强实践训练,这些都在学生成长成才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指导学生参加专业领域内的国家级和省级职业技能大赛,已经成为吉武庆的一项常规工作。在指导学生参赛的过程中,他积极对学生实施素质加技能教育,在促进学生成才、就业及全面发展方面成绩显著。2007年以来,吉武庆连续7年指导学生100余人先后21次参加国家和陕西省各类技能竞赛,其中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优秀奖1项;陕西赛区一等奖9项,二等奖4项 ,三等奖6项 ;多次被评为省级优秀指导教师。在带领学生参赛的过程中,他关心学生成长,注重学生的团队合作,发现、解决问题及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注重培育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使学生顺利走向工作岗位,迅速融入快节奏的竞争环境,并不断取得佳绩。              在吉武庆看来,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怎样将参加竞赛过程中了解到的新技术、新方法,得到的新启示、新思路,经过研究总结,作为实际案例应用到日常的教学中去或者转化为应用更广的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才是他真正应该思考的问题。吉武庆说,他热爱教育,更离不开学生,今后他将继续在职业教育这条道路上不负韶光,砥砺前行。 (责任编辑:陈栋)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考将于11月5日开考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将于11月5日陕西新闻
仰韶考古首次发现笄形骨器 或与早期纺织手工业有关
  中新社西安11月1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1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