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妇联多角度加强家庭教育 全方位预防青少年犯罪

12.08.2015  20:42

青少年犯罪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宝鸡市妇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儿童的桥梁和纽带,多角度加强家庭教育、全方位预防青少年犯罪,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一、强化家庭育人功能,预防和杜绝青少年违法犯罪。 一是制定目标,明确要求。出台了《宝鸡市家庭教育工作“十二五”规划》,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全市家庭教育工作的具体任务,全面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和水平,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科学化、社会化。二是广泛宣传,更新理念。先后组织市家庭教育讲师团及志愿者,深入学校、社区、村组,开展了“了解孩子、关爱孩子、教导孩子,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幸福健康的成长环境”、“网络时代下的家庭教育”等讲座。零距离地服务广大家庭,传播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共举办讲座52场次,受到老师、学生及家长的一致好评。三是重点指导,消除隔阂。通过3250038家庭教育服务热线,耐心为家长答疑解惑,提供亲子沟通、融洽关系等方面的具体指导,注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宣传和贯彻,提升了家庭和谐度,增强了家长法律意识等,现已接待家长咨询3万余次,有效预防了青少年犯罪。

二、强化学校树人功能,切断和制止不良方面的影响。 一是规范管理家长学校。按照《宝鸡市家长学校管理办法》,市妇联依托学校、社区,自上而下建立健全了家长学校工作机构。目前,全市中小学家长学校覆盖率达到100%,社区型家长学校、企业单位家长学校、寄宿制家长学校也逐步发展。二是丰富载体科学教子。2013年,市妇联、教育局联合举办了庆“六一”暨校园音乐剧展演活动。《成长的快乐》《成长在阳光下》《我不是个坏小孩》等剧目,通过学生、老师及家长的亲历表演,集中展示了农村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当前儿童教育的矛盾及学生心理疏导教育的小故事,真切反映了孩子们在生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再现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引导以德育人的科学方法。三是树立典型示范引路。2013年12月,在全市开展了市级示范家长学校评选活动,对涌现出的金台区斗鸡台小学家长学校等23个先进典型进行了集中表彰,进一步提升家长学校办学水平,创新家校结合教育模式,提高了家庭教育整体质量。2015年“六一”前,对阳光少年、最美儿童进行了评选表彰,为少年儿童树立了优秀标杆,使全市少年儿童度过了一个“学有榜样,赶有目标”的充实、富有特色而愉快的“六一”儿童节,同时,在全社会营造了儿童优先、尊重儿童、保护儿童的良好氛围,更进一步深化了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三、强化社会关爱功能,降低和消除违法犯罪的机率。 一是积极行动,广泛呼吁。每年,市妇联对全市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深入调研、更新数据,汇总分析、梳理归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宝鸡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行动的实践和思考》调研报告,被省妇联列入陕西妇女/性别研究课题。同时,积极利用微信、QQ群等新媒体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重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保障青少年有一个和谐、健康、快乐的生存环境与成长空间。二是突出重点,特别关爱。利用民生项目资金关爱救助农村留守儿童,并注重进一步创新农村留守儿童服务管理模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关怀、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最大限度减少农村青少年因为生活困难而走上违法犯罪歧途。三是结对帮扶,感受亲情。市妇联在全市开展了以“关爱留守儿童,争当爱心妈妈”为主题的关爱活动。市级机关13位“爱心妈妈”与高新区留守困难儿童牵手结对,共庆六一。市财政局、人社局、审计局等单位妇委会深入帮扶村,分别与村上的留守儿童结对,并为孩子们送去了爱心礼物和温暖的亲情,使争当“爱心妈妈”活动已成为巾帼志愿服务的一个品牌。四是借助项目,关爱身心。市妇联依托省妇联“维权救助行动”项目,为391名权益受到侵害、家庭陷入贫困的儿童争取到93.7万元的救助资金,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争取122万元分别在岐山、金台等10个县(区)建立集“校园、家园、乐园”于一体的“儿童成长家园”,为留守流动儿童在课余时间提供关爱服务,有效促进了城乡儿童平等发展、健康成长。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职能、突出重点、创新模式,发挥妇联家庭教育工作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中的特殊作用,从源头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发生,努力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