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王益区用实际行动全力保障民生
铜川市王益区坚持“改善民生、服务民生、保障民生、聚力民生”的工作理念,强化工作管理,创新服务特色,积极推行“方便、温暖”的服务新模式,切实把党和政府的“惠民行动”落到实处,努力开创新常态下民生工作的新局面。
创业孵化基地成为创业就业新动力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激发群众智慧和创造力的重大改革举措。王益区先后在红旗街银泰广场二层、三层建成并投入使用了王益区创业孵化基地600余平方米,设有铜川市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客户服务中心、培训教室(会议室)、接待洽谈室、基地服务部和创业孵化企业办公室共17间,能够容纳70余人办公。创业孵化基地将为创业企业提供(入驻基地2年内,享受免费的办公设施、水电和网络,社保补贴、就业见习补贴等)一站式服务。目前,已入驻有电子商务、现代农业、咨询服务等7个行业的15家创业企业,虚拟孵化企业1家,带动就业人数共计201人。今年新建的王益区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业已投入运营,入驻电商31户,将进一步为全区创业者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
做好创业孵化基地的同时,结合全区就业创业工作实际,构建了更加完善的促进就业创业政策体系。结合“一镇两园区”发展,结合入驻企业用工实际,积极加强与用工单位业务对接,不断深挖就业潜力,多层次、广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积极开展就业“春风行动”、“12333—人社政策咨询日”、“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进村组”等宣传活动,使各项就业创业优惠政策进一步向深度、广度延伸和扩展,使困难群体就业再就业受益面逐步扩大。“十二五”以来,全区城镇年均新增就业3670人,下岗失业人员年均再就业1500人;农村劳动力年均转移就业8970人;年均培训2100人;年均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300万元,共计2318笔,累计带动就业9236人,平均每10万元带动3人稳定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0%以内。
人手一张社保卡用在手中暖在心
在杜家塬村发放社保卡的现场,70多岁的李大爷激动地说:“现在的政策真好啊,再也不用大老远跑到镇上、市上去激活卡了,政府为老百姓着想,好、好、好!” 继杜家塬村社保卡顺利发放之后,区上认真组织开展社保卡试点发放宣传及协调工作,先后在冯家河村、孙家坳村、王益村、郝口村、周家村、黑池塬、五星村进行了现场发放,累计发放社保卡宣传手册3000余份,制作社保卡26669张,发放20234张社保卡,为铜川市进一步推广应用社会保障卡工作积累了经验。
为真正从政策上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王益区把医疗保险工作重点由扩大覆盖面转向改革完善管理服务机制,积极推行省内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工作,改变了参保群众看病难、报销难的现状;加快推进城镇居民大病保险制度,累计报销175例。积极为全区16家参保企业发放了稳岗补贴资金,有效降低了失业风险。在全面落实社会保障惠民政策的同时,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主动联系相关职能部门深入辖区企业、镇、街道办开展社会保险扩面及保费征缴工作,进一步加快实现“应保尽保、应收尽收”。“十二五”以来,全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9%以上,失业保险累计参保4840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累计参保93806人,生育保险累计参保5495人,工伤保险累计参保11522人。
为农民工追讨工资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帮农民工追讨工资,不只是事后讨要,更要做好事前的预防。以“突出重点、主动出击、预防为主、查防并举”为指导方针,主动贴近用人单位,变“处罚”为“服务”,有效地将服务工作前置,促使用人单位牢固树立遵纪守法、依法用工意识和劳动者自我维权意识。立足劳动保障监察工作需要,积极组织协调区维稳、信访、工商、公安等部门先后召开了王益区预防和处置农民工工资专项会议及劳动保障监察工作通报会议,逐步建立形成了“部门联动、综合执法”的工作机制,增强了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效能和执法权威。同时,认真总结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经验,在全区推进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中的公信度和影响力,逐步在全区形成了执行能力强、处理渠道畅、调解能力好的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网。“十二五”以来,有组织开展巡查、专项检查累计18次,涉及用工单位累计7394家,涉及劳动者累计2.63万人;先后为1500名劳动者追讨工资1197万元。共处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63件,涉及金额520.18万元,时效结案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