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迈向2.0时代
为强化部门行业普法工作责任,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深入持久开展,近日,中共西安市委依法治市办、西安市司法局就进一步加强全市普法责任制工作出台《实施意见》,让执法过程和普法过程不再分离,“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在全市各领域形成部门分工负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普法工作新格局。
《实施意见》共梳理现行有效的常用法律法规510部,组织对全市58个行政执法单位进行意见收集,实现了将普法责任落实到具体职能部门,极大增强了法律法规知识普及的针对性,总体上促进全市各行政执法部门围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形成合力。
《实施意见》要求,今后在“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实施过程中,坚持执法和普法相结合、坚持常态宣传和集中宣传相结合、坚持突出重点和兼顾一般相结合、坚持上下联动和属地管理相结合等“四个结合”将成为必须贯穿工作始终的常态遵循。
关于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做好这“四个结合”,西安市司法局副局长王俊认为,进一步突出普法责任制责任主体部门、进一步扎紧普法责任制实施过程中的制度保障是促进“四个结合”落到实处的重要推动力。而这两点也正是《实施意见》的重要特点。
为了明确普法责任主体部门,《实施意见》将梳理出的现行有效的510部常用法律法规归口具体落实到全市58家行政执法单位名下,这就意味着该市今后“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在实施中彻底告别“任性”,所有行政执法部门不能再推诿塞责,将“自家”的普法责任随意转嫁他人或者弃置别家。
而在制度保障方面,《实施意见》提出,将法治宣传教育渗透到执法的全过程,建立健全执法过程中“法律告知”机制,依法告知当事人执法依据、违法事实和法律责任。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在全市开展“以案释法531”活动,建立由29个市级单位122名行政执法人员参加的“以案释法”专家库,通过落实以案释法制度加速普法责任制施行和法律知识普及。
对那些涉及面宽、横跨部门和行业的法律法规,《实施意见》要求各部门、各行业依据各自的工作职能,联合做好普法工作。
为了更好地促进普法责任制实施和丰富法治宣传教育形式,今后,西安市委依法治市办和市司法局还将通过推动建立健全司法、行政执法典型案例发布制度等形式,进一步丰富普法责任制制度保障。通过在具体法律法规颁布纪念日和宣传月、宣传周等特殊时段和时间节点开展多形式集中法治宣传活动为普法责任制实施营造法治氛围,综合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不断打造全市大普法格局。(王鹏超)
来源:西安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