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老照片 追忆半个世纪师生情 年逾花甲的学生讲述刘老师的故事
2012年教师节前夕,同学们去看望刘老师(前排中)
1963年春,刘老师带领学生在灞河边摸螃蟹
自本报推出教师节感恩征文系列活动以来,每天都会收到看似平凡却又温暖的师生故事。昨天下午,几位头发花白年过花甲、来自天南地北的老人来到报社,向我们讲述了他们心中的“偶像”——原西安市灞桥小学刘锦绣老师。岁月的变迁和年华的沉积,让这份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师生情回味起来愈久弥香。
被褥叠得像豆腐块
“班里来了个大帅哥,同学们都这么说。”陶纪同学告诉记者,1962年9月1日开学第一天,原西安市灞桥小学三(3)班教室门口进来了一位高挑个子且英俊帅气的青年教师。“他就是我们新来的班主任刘锦绣老师,有一次我被叫到刘老师办公室,只见整齐的办公桌面,摆放有序的教案,叠成豆腐块的被褥,干净、整齐、规矩的生活习惯很快在班级里传开,就连外班的同学也都特别崇拜,一时间刘老师成了我们的偶像。”林迪平同学称这些优良习惯源自他是原兰州空军某文化部教员出身的缘故。
字迹乱本子会被撕
刘锦绣老师是一个特别认真的人。他的学生林迪平强调,他极其认真,一丝不苟,从不怠慢。他回忆道,刘老师刚一上任就宣布:上课不准迟到、作业必须按时上交、作业书写必须干净整齐、上课必须认真听讲不准睡觉。不论谁违反哪一条,他都当场严厉批评予以纠正。当年的班长宁书同介绍,有几次个别同学交的作业字写得不规矩,胡乱涂抹,刘老师当场就会把作业本撕扔出去,警告他要将字写得横平竖直,就像做人一样,一定要规规矩矩。
高尚师德让大家敬佩
这几位刘老师的学生回忆道,那时生活条件艰苦,每天都自己提煤油灯,老师就负责准备火柴、增补用的煤油。大家都在天蒙蒙亮时就到教室,为的就是赶在天黑前下课。班长宁书同说,每学期学费是2元多,他和双胞胎弟弟都在班里就读,其中一个人的学费是刘老师自发捐助。像这种情况很多,班里很多同学都是刘老师帮扶的对象。宁书同说:“那会我们家里特别穷,兄弟姐妹8个,对于一月十几元收入的父母来说,学费的压力非常大。其实刘老师也并不富裕,那会他还是20多岁的大小伙子,攒的钱基本是靠自己省吃俭用,为的就是给我们上不起学的孩子一些帮助。”
周末带学生逛公园
他们手指那些黑白照片,一边回忆一边向记者讲述照片上的内容。1963年春季的一天,刘老师牺牲自己的周日休息时间,带领全班学生去风景秀丽的灞河春游。记得当时看着那蓝天白云下袅袅炊烟,嘴里吃着烤熟的小鱼和螃蟹,仿佛是世界上最香美的鱼宴,同学们都乐得合不上嘴了。学生李凤莲说:“在那个年代,对于我们这些在郊区居住的孩子来说,能到城里兴庆宫公园去一次,是一件让人激动和高兴的事。那时的我们像一群无拘无束的小鸟,围绕在刘老师的周围,蹦啊,跳啊,唱啊!一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那次我们还照了一张合影照,时隔多年,这张照片有的同学都找不到了,可刘老师竟然保存得完好无损,去年还给每一个同学加洗了一张。”
永远把学生当孩子
再提起刘老师,这几位学生几度哽咽,连声赞叹:“刘老师像是我们的好家长,为了带好这个班,他真是费劲了心思。一直以来,我们也能从刘老师那张英俊严肃的面孔里,看到了一颗对学生的大爱之心,更是一颗对教育事业无限忠诚的心。”
半个世纪过去了,每逢他生日、教师节、传统佳节,这些学生都会自发组织去看望刘老师,去年还一起给他共同庆祝80大寿。“结果晚上回家后刘老师还挨个给我们学生打电话问是否到家,我老伴还笑我说:‘你们刘老师不放心娃们,看娃们都到家没。’”现如今当年的学生已是当爷爷奶奶的人了,但是他们说还会把生活中的点滴像孩子对家长一样找刘老师报告、倾诉。
文/本报记者农思思图/宁书同李凤莲
即日起,如果你心怀着曾经与老师之间的感动,拥有一段或难忘、或感动、或快乐的师生故事,抑或你珍藏着表达浓浓师生情的照片,欢迎与我们讲述,与读者一同分享。届时,本报将以新闻报道与现场活动结合的形式,推出教师节专题,与数万读者共话师生情。征文要求真人真事,鲜活感人,字数800字以内,体裁不限,请发至邮箱:[email protected],并注明姓名、联系方式。
本次活动中,本报全媒体一网( 三秦网 )、双微(官方微信、微博)、一矩阵(E观察)也将同时全面发力,全程实现专题、现场活动的推送与互动,以本报全新上线的网报新媒体传播形式对此次活动进行报道与体现,详情可关注上方本报教育事业部“E观察”公众微信,一飨师生浓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