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三个注重”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25.06.2015  01:37
            陕西师范大学通过抓教育引导、校企联动、优质服务,着力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成效明显。             —— 多管齐下,注重教育引导。一是 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等形式,唱响“到西部去,到基层去”的主旋律,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二是 结合就业进度有针对性地实施分类就业指导,确保毕业生了解就业现状、知晓国家政策,进行有效应聘。2015年,学校开展各类就业政策宣讲会、技能提升指导活动49场,提供“一对一”的就业指导、政策咨询2100多人次。 三是 开展“我的求职故事”评选活动,用身边的求职案例促进相互学习,相互教育,实现共同就业。             ——加强联络,注重校企信息共享互通。一是 加强与省内外人才中心信息沟通,随时掌握各地的招聘信息。学校就业网与全国各省市的人才中心网站互联互通,实现学校毕业生信息与招聘信息的对接与共享。 二是 全力配合各招聘单位做好专场招聘会和大型招聘会的组织服务工作。学校向全国各地的招聘单位邮递招聘会邀请函4000余封,通过电话邀请来校招聘的单位达2300多家。 三是 建立“重点招聘单位数据库”,通过实地走访、邮寄生源信息册、电话及邮件邀请等多种方式,加强与重点用人单位的联系和沟通,为重点推介毕业生打好基础。             ——强化管理,注重优质服务。一是 加强校园就业信息化建设。利用网站、微信、短信、QQ群、校园广播等多种媒介向毕业生推送招聘信息及学校就业工作情况。 二是 统一组织毕业生参加省内高校的招聘会。学校每年3月份统一组织未就业的毕业生参加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省内高校的春季大型招聘会,并选派就业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推荐和个性化就业指导,提高毕业生签约效率。 三是 建设就业微格实验室,为毕业生提供网上应聘、讲课视频录制等咨询与服务,提升其应聘能力。 四是 建立未签约毕业生跟踪服务机制。学校建立了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促进机制,建立未就业毕业生档案数据库,从每年4月开始,逐一与未签约毕业生电话联系,分析未签约原因,及时与有需求的招聘单位沟通,实现未签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有效对接。 五是 帮扶特殊群体。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身体残疾和少数民族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给予经济补助和重点推荐,帮助他们顺利完成签约。 (责任编辑:胡玥)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