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发布2014年《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

07.01.2015  11:05
  在全球城市化、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作为经济和人口集聚的主要空间载体,城市群已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主流和趋势。在中国,城市群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建设的“主体形态”,其发展水平和质量也直接决定了“中国梦”的内涵和境界。日前,上海交通大学在徐汇校区发布了《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2014》。   《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2014》由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教育部《中国都市化进程年度报告》课题组主持完成,是2013年首次发布的《城市群蓝皮书 中国城市群发展指数报告2013》的升级版。从人口、经济、社会、文化和均衡性五方面,对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山东半岛、中原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六城市群进行综合考量和客观评价,主旨是为“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的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依据。   综合排名:长三角位居第一,珠三角退居次席,京津冀居于第三   报告以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的“都市化进程”和“文化型城市群”为理论指导,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2014版《中国城市群数据库》及《中国城市群发展指数框架》为评估依据,对中国六个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山东半岛、中原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建设发展的最新情况及综合水平进行研究评估。目前,中国六个城市群综合指数水平的排名依次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山东半岛、中原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其中,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在优质人口集聚、居民生活质量和文化发展水平上走在前列,位居第一阵营。山东半岛城市群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经济基础,位居第二阵营。中原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经济基础薄弱,城市一体化程度较低,与东部城市群仍存在较大差距,位居第三阵营。   报告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士林指出,在总体上看,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综合发展水平依然具有绝对优势,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发展水平虽落后于三大城市群,但远高于中原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中原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的综合指数数值均比较小,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发展质量都相对落后。六个城市群的五年综合指数结果反映出我国城市群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分层化趋势,这与我国区域发展差异依然较大的现实相符合,加大对中西部城市群的支持任重道远。   在纵向比较上,从2007到2011年,六个城市群的综合指数均呈现出上升趋势,其中,京津冀和长三角的综合指数持续上升,尤其是长三角在2011年的上升十分显著。长三角在我国城市群中一直以经济排名第一著称,而此次以综合排名第一跃居我国第一大城市群,表明其在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上有所建树,这不仅对长三角,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都是一个好信号。与之相比,珠三角在2007到2011年的综合指数值持续波动,是其在2014排名中退居次席的主要原因,这固然有诸多现实原因,但与珠三角自身发育不够成熟和强壮也密切相关。而新加入排名的成渝经济区和中原经济区的综合指数增长幅度相对比较小,在2011年甚至出现回落现象,这与中西部城市群发展基础薄弱、抗干扰性差是一致的。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综合指数除2008年有所下降,一直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是体量不大但在总体发展水平上却超过成渝经济区和中原经济区的主要原因。   在横向比较上看,六个城市群的层级分化问题比较突出,日趋固化,表明我国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并未好转。山东半岛城市群尽管在东部仅居于二线,但总体发展水平仍高于中西部的成渝和中原。中原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不仅经济基础薄弱,一体化程度较低,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均滞后,在发展思路与模式上也比较被动,依附并受制于东部而缺乏应有的文化自信和道路自觉。在具体指标上,中西部城市群环境污染情况不容乐观,主要是东部城市群落后产业、环境污染产业转移导致,急需规避。中西部城市群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以开发,关键在于如何回应国家“新型城镇化”和“人文城市建设”战略,依托自身优势,走出一条不同于东部地区“经济型城市群”的建设新路。   在基本格局上看,三大城市群垄断前三甲的地位在短期内难被动摇。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综合发展水平处于绝对优势,代表了中国城市群发展的最高形态和前进方向。但同时也要看到,在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引导下,我国各大城市群都在加快发展,未来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六个城市群各有优势和不足。京津冀城市群的文化发展指数一支独秀,是中国名副其实的文化中心。长三角城市群经济总量最大,牢牢占据着中国经济的霸主地位,同时生活质量指数领先,是较为理想的宜居城市群。珠三角以绿色发展见长,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潜力大。山东半岛城市群位居中位,有着巨大的赶超优势。中原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虽然在整体上落后,但在一些指标上也有优势。   指数框架:相关变化及说明   2014报告沿用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中国城市群发展指数框架》,包括5个一级指标(城市人口指数、城市经济指数、城市生活指数、城市文化指数和城市首位比指数)、16个二级指标和41个三级指标。其中,一级、二级指标未变,三级指数比2013版减少了两个。由于研究对象扩大导致的数据可得性因素的变化,为保证评价更加科学合理,数据真实可靠,2014版指标体系以2013版为基础,在保持一级、二级指数不变的基础上,将原有的43个三级指标调整为41个,去掉了“进出口总额”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两项经济指标。   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各地区统计水平存在明显差距,一些城市的“进出口总额”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两项统计数据不完善,特别是中西部很多城市的相关数据缺失严重,考虑到今后的报告将会包括越来越多的中西部城市群,所以删除了这两项指标。二是由于统计口径问题。以“进出口总额”为例,各城市的统计口径不一,直接影响了数据的采集、标准化及可比较性,本着“疑者不用”的原则,从指标体系中去除。三是依据我们对城市群的理论研究,城市群是一个在人口、经济、社会、文化和整体结构上具有合理层级体系,在空间边界、资源配置、产业分工、人文交流等方面具有功能互补和良好协调机制的城市共同体,城市经济指数只是测评城市群发展水平的一个方面,而我们的研究重点是城市群的均衡与全面发展。由于不以经济增长为重点,所以删除“进出口总额”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两项三级经济指标,并不会影响到以评估促发展的主旨和大局。   对策建议:六大普遍问题与五大应对策略   根据2014报告,我国城市群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从发展模式上看,主要是合理的城市层级和分工体系尚未形成,影响了区域协调和一体化发展。二是从均衡发展的角度看,存在较为严重的“简单均衡”或“一城独大”现象,影响了自身的发展质量和水平。三是从人口发展的角度看,六个城市群的失业人口数量逐年上升,优质人口资源配置不均问题日益严重。四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资源与环境压力逐年加大,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前景不容乐观。五是从生活水平的角度看,城市的生活成本持续上扬而生活环境质量不断下降,城市群的发展质量面临考验。六是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六个城市群的精神文化生态建设成效有限,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想差距明显。   针对这些问题,课题组提出推进我国城市群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从总体上看,探索人口、经济、生活、文化四位一体、均衡发展的城市群机制,解决我国城市群层级体系混乱和一体化缺乏内生动力的问题。   从人口角度看,通过城市群内部的人力禀赋特点和产业布局的双向互动,逐步调整产业和就业的结构,积极解决就业问题,实现就业、产业和其他基础设施的合理配置。   从经济角度看,以国家区域规划中期评估为重点,变革“以GDP论英雄”的城市发展观,建立健全更全面的城市群评价体系,缩小与西方在软实力上的差距。   从生活角度看,建设“宜居城市群”,解决城市经济、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冲突。   从文化角度看,以文化强国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核心,实施文化城市群战略,解决城市生活的价值和意义问题。   从管理角度看,积极探索城市群内部各城市之间的合作机制,将区域一体化进程从交通、旅游、物流等浅层次合作推向资本、人力资源、行政等深层合作领域。(来源:上海交通大学新闻网)                                   责任编辑/张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