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良大二男生2年中手工自制航模近百架

21.09.2015  17:32

17个小时做好的航模飞机“双飞巡洋舰

    西部网讯(通讯员 冯长涛)热熔胶枪打过的地方,要迅速将机身粘合,为了美观,这个环节张少柯都是用手迅速去抹平,60余度的残余胶液粘在手上,小伙子要使劲甩,并不停地用嘴吹手。

    时间是9月20日,凌晨3点了,为了做这架“双发巡洋舰”,西安航空职工大学的大二学生张少柯从前一天下午4点就开始准备,画图纸、刀刻KT板、粘贴机身、组装动力、排线装舵、喷漆整体,再到最后的试飞,他一共用了17个小时。从大一进入学校,这个高高帅帅阳光96后,就是用很多个这样的17个小时,纯手工制作了近百架形态各异的航模飞机。

    “只要是从我手中过的飞机没有不成功的。”小伙子显得特别自信。

     小学,几乎拆遍家中带电机的东西

    2005年的一个暑假,西安雁塔区太白南路某小区,一个10岁的小男孩盯着爸爸刚买来不久的剃须刀,“里面一定有好的电机,可以安在飞机上”,说拆就拆,不到2分钟,小男孩就“肢解”了剃须刀,兴冲冲地拿着电机安在了自己用泡沫做的简易飞机模型上,虽然凌空飞了几米就掉了下来,小男孩还是显得异常兴奋。

    过去10年了,回忆起小时候由于好奇几乎拆遍家里带电机的东西,还是记忆深刻,只是让张少柯没想到是,爸爸知道这件事后,居然没有半点责备,还鼓励他好好做航模。

    “就是我妈爱唠叨,说我不务正业。”小伙子笑着说,电风扇、电磁炉、吹风机……只要家里东西一坏,母亲第一个就找他。由于很强的动手能力,再后来,演变成只要家里东西一坏,母亲先问是不是少柯弄坏的,“我要说不是,我妈准保说,让我把它修好。

    做了一夜的航模,虽然眼睛红红的,但是看到自己的飞机在空中平稳飞行,聊起儿时的梦想,张少柯没有一点睡意,显得特兴奋。他说小时候就想当空军,喜欢蓝天,喜欢飞机。没事的时候喜欢看中央台的科教频道,照猫画虎爱搞“小发明”、“小制作”。

     中学,积攒了很多有关飞机的课外知识

    只要看一眼,就知道飞机是什么机型,哪国产的。只是这种能力,张少柯在中学阶段就具备了。

    没有知识储备和技能能力,就只能一直制作简单的飞机,中学后,张少柯开始广泛涉猎有关飞机方面的书籍,并利用废旧材料,自己开始制作有难度,但是却颇具飞行观赏价值的航模飞机。

    那个时候太白南路附近的废品收购站,每天放学后就常常会出现一个中学生的身影,把家中的废酒瓶拿来卖钱,并在别人丢弃的费品中仔细“”做飞机需要的材料,“组装的成品虽然好看,但是完全没有自己动手制作的乐趣。”小伙子回忆起废品收购站的爷爷帮助自己一起找材料,至今还满是感动。

    看电视、书本查,找资料,中学的6年时间,小伙子兴趣使然,“自学成才”积攒了很多航模制作的课外知识,动手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你相信不?我做航模,从来没有把手划伤过,也从来没有把线画偏过。”小伙子揉了揉眼睛,他说一直觉得有些天赋可能是与生俱来的,再加上后天努力,结果自然就接近完美了。

     大学,我为蓝色航空梦而来

    制作航模是个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对制作者各方面的素质要求比较高,往往大功告成之际,却纠结于一个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收起飞机,小伙子一直说不是因为方向舵的技术问题研究了几个小时,飞机早就做好了,“下次上课要好好听老师讲课呀。

    “阎良是航空城,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2014年高考结束,张少柯怀着对航空的无限热爱,依然填报了“ 西安航空职工大学”成为航空机电设备维修的一名学生。

    从此除了认真学习专业课,大学给小伙子提供了更大的舞台和空间,仅仅2年时间,从最大的2米2运输机到最小的60厘米的战斗机,就利用课余时间,张少柯纯手工制作了近百架航模飞机。

    于是宿舍里,如果第二天没课,大家就会看到张少柯兴奋地会忘记时间,整宿做飞机,等第二天大家一觉起来,飞机基本上也做好了张少柯会兴奋地拉着舍友去操场看他飞飞机。

    “真厉害!”舍友石哲用了最简单的三个字作为评价,“学弟们都要跟着学呢。

     采访手记

    其实我在新闻里一直没有提,做航模的时候,热熔胶枪融化的胶棒把张少柯的胳膊烫掉了一小块皮,他不让我写进新闻稿,因为他说是仅有的一次意外。

    和传统爱好航模的学生不一样,从小喜欢航模的张少柯,更多收获着一种实现自我价值后的充实和满足,所以在他人看来的时间枯燥、寂寞制作和重复工作,在这个青春阳光的96后大学生字典里,通通用“快乐”二字做了一个合理解释。

    因为喜欢,有时候理由可以简单到如此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