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粮食局顺利完成2015年度乡村居民户存粮专项调查工作
商洛市粮食局顺利完成
2015 年度乡村居民户存粮专项调查工作
为准确摸清全市农村居民户存粮水平和结构,切实提高对全市粮食供需形势的研判能力,更好地满足粮食调控需要,按照省粮食局安排要求,商洛市及时准备,周密部署,顺利完成了2015年度乡村居民户存粮专项调查工作。
此次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农村居民户的上年粮食产量、出售量、调查时点的家庭存粮数量情况。全市共抽样调查农户265户,家庭人口1208人,其中常住人口863人。由各县(区)调查人员通过实地入户调查方式收集样本数据,最终以样本的平均水平推算出2015年度全市乡村居民存粮专项调查的汇总数据。
通过对各县(区)上报推算的调查数据予以整理汇总,全市2015年度乡村居民户存粮情况基本如下:2014年度全市总人口251.7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12.72万人,农村人口139.02万人,全市常住人口235.08万人。截止2015年4月30日,全市粮食产量推导汇总数为39.72万吨,出售量为15.78万吨,期末库存为9.6万吨。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造成农户存粮减少的主要原因有:1、近年来气候多变、旱涝灾害、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增加,对粮食生产、总产量、农户存粮构成了很大威胁;2、随着农资价格上涨、务工收入增加,粮食生产成本的上升,种粮效益明显偏低,农户种粮积极性降低;3、随着劳务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向二三产业转移或外出务工,耕地荒芜,农村劳动力较为薄弱,同时随着留守人员的减少,乡村居民户粮食消耗量和库存量随之减少;4、随着国际粮价的上涨,粮食安全问题普遍受到关注,农户的粮食由过去的寄存在面粉厂转为存在自家,随时消费随时换粮;5、不同年龄段对于存粮的认识存在差异。年龄在50岁以上的农户,存粮意识比较强,年龄在40岁以下的农户,经济意识比较强,存粮意识相对淡薄,一般会在新麦收获当年就进行出售;6、城镇化建设造成农村耕地面积减少,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过渡逐步提升,直接影响粮食播种面积的稳定和粮食增产潜力的发掘。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的稳定,国家实力的强大,乡村居民幸福感的增强,近几年存粮数量逐渐减少,居民粮食安全意识较为薄弱。如果所有农户手中只有短期的口粮,没有了存储粮,那么国家粮食安全的重担就落在了粮食储备库和加工企业身上,一旦发生紧急状况,群众大范围集中购粮,势必冲击粮食市场,影响社会稳定。建议一方面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特别是现代粮食物流仓库的建设,确保有存粮,存好粮;一方面要加大爱粮节粮和藏粮于民,不断宣传,不断增加乡村居民存粮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