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届广交会一期闭幕 到会采购商增长 成交喜忧不均
第116届广交会第一期于10月19日在广州琶洲展馆结束。本期广交会陕西(含西安)交易团共有参展企业54家,展位181个,展出的产品主要有电子、机械、汽配、五金工具、建材等。
据大会统计,截至10月18日,一期累计到会采购商96393人,与115届相比有所下降,但和采购季节相近的第114届同期相比,则有所增长。到会客商主要来自欧美、东南亚、中东和非洲地区。与去年秋交会相比,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采购商略减或基本持平,来自新兴市场的采购商则普遍有较明显的增长。其中,来自印度的有5000多人、俄罗斯的有4600多人、非洲的有9500多人,都较去年同期有较明显的增加,特别是来自非洲的采购商增幅超过20%,未受到埃博拉疫情的严重影响。
一期展出产品是中国最主要的出口货物品种。根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等统计,本届广交会机电产品累计成交64.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家电和电子消费品成交占比下降,运输工具成交额略有增长,日用五金、照明设备等成交增速较快。
由于受国际经济和政治形势不稳定、经营成本和人员工资上涨、贸易摩擦增多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外贸成交虽有向好迹象,但仍未全面回升,仍处于波动的状态中,复苏的迹象并未凸现。传统产品竞争依然十分激烈,部分附加值低、替代性强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出现萎缩,名品、新品成交活跃,订单稳定。企业普遍反映,客商下单仍保持了前几届的谨慎态度,3个月以内的短单占比达89.5%。虽然咨询和问价客商比去年增多,但采购意愿不强,签单的采购商主要以老客户为主,新客户大多观望,一般不轻易下单,多数下单的也都是样本单。近六成的企业反映,本期的订单基本与上届持平,近二成的有所增长,近二成的出现下降,成交喜忧不均,品牌展区的成交较普通展区的更为乐观,西安源发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壁纸,在开展第一天就接到10万多美元的大单。陕西新西美有限责任公司出口的产品全部是自己的品牌,通过品牌的树立,不仅提升了采购商对企业的信任,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产品的议价能力,公司年度出口额同比增长有望达到20%。不过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参展商对市场的发展前景还是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陕西(含西安)交易团本期广交会累计出口成交意向达3.93亿美元,与上届同期持平,其中中东、巴西、东盟、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增长较快。
本期广交会,商务厅贾明德副厅长亲自赴展会视察调研,并与企业进行了交流。二期将于10月23日至27日继续在广交会琶洲展馆举行,展出“日用消费品类”、“礼品类”、“家居装饰类”等。
来源:( 陕西商务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