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地面部分仅限人行 地下五层多种方式换乘 古城新“会客厅”立体交通枢纽布局出炉
丹凤门广场综合立体交通枢纽工程剖面示意图。(受访单位供图)
“西安人的城墙下是西安人的火车”……西安火车站改扩建工程牵动着不少市民的心,这座火车站不仅是古城的“窗口”,更见证着西安城市的变迁。对于西安人而言,无论出行还是归来,只要看到“西安”二字,心便安然。5月24日,记者走入古城新“会客厅”——丹凤门广场及周边市政配套工程建设现场,施工人员正紧张地进行地面景观与室内装修收尾工作,该项目将于全运会前正式亮相。
破茧重生 历史文化名城中的新地标建筑
记者在丹凤门广场施工现场看到,项目整体外观遵守中国传统建筑的对称、和谐之美,形成南北双广场、南北双站房、上下双通道格局。改建后的丹凤门广场南衔明城墙、北接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站在车场上方的市政天桥,可同时欣赏到古城墙和大明宫丹凤门的宏伟景观。正对丹凤门在东配楼与北站房之间设置跨线市政天桥及市政地下通廊,连接南北广场,延续了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景观主轴,形成“宫-站-城”一体格局,成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文化新名片。
丹凤门广场结合大明宫遗址元素和铁路运输的需求,建设交通配套设施和文化配套设施,将西安火车站北的丹凤门广场整体交通枢纽工程设置在地下,地上部分则是面向市民开放的广场。“华丽蜕变后的丹凤门广场地下综合立体交通枢纽,首次实现旅客进出站地下零换乘。”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广场的地面部分仅限人行,空间结构延续了大明宫原有的轴线,在保护遗址周围庄严氛围的同时,满足人员集散等功能需求。同时,将各类机动车换乘区域、自强路下穿段布置于地下,最大程度降低车辆对遗址的干扰。
亮点纷呈 垂直打造明晰的立体交通枢纽
丹凤门广场总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地上为文化景观广场,地下为集铁路、地铁、公交、出租车、私家车为一体的综合立体交通枢纽。
值得一提的是,交通枢纽设计亮点纷呈,如针对北站房“地面进站、负二出站”的设计,将各种交通车辆的落客区设置在负一层,出站旅客的上客区置于负二层,实现到发分离、分层设置。地下交通枢纽(负二与负三层)在东西两侧分别设置相对独立的地下停车场,公交车在外圈行驶,出租车等小型车在内圈行驶,二者互不干扰。同时,各种交通工具按照公共性强弱排列在中央换乘大厅两侧(负二层),旅客可以无缝换乘各种交通工具;公交车与出租车上客等位置按照人车立交设计,保证旅客安全的同时提高交通设施效率。
各层布局 旅客进出站这样乘坐最方便
丹凤门广场综合立体交通枢纽的各层布局规划如下:地下一层为铁路旅客出发层,铁路出发旅客可乘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到达负一层东西落客区,下车后通过落客区旁边扶梯到达地面一层,由此进入西安火车站北站房。
地下二层为铁路旅客到达层,包括34个出租车上车点,110个出租车蓄车位,以及不同线路公交车候车厅,所有出站旅客可自行选择交通方式,在这里乘车离站。地下三层为社会车辆停车场,枢纽内共有960个车位全面向社会开放,有效缓解火车站及周边停车压力。地下四、五层后期将接入地铁4号线、7号线,实现站内便捷换乘。
对于火车站出站旅客而言,可以选择搭乘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与网约车等多种出行工具。其中,乘公交车出站旅客可由出站通道到达换乘大厅,左转进入公交候车厅,查看公交信息发布牌,按照指引寻找所要乘坐公交的候车岛。乘出租车出站旅客由出站通道到达换乘大厅,根据您的目的地方向,左转进入出租车西乘车点,右转进入出租车东乘车点。乘私家车、网约车出站旅客可由出站通道到达换乘大厅,向左通过人行通道前行约150米,到达B2停车场的私家车与网约车上客区,乘车离开,或者从换乘大厅东西两侧扶梯向下进入B3停车场,乘车离开。
此外,对于火车站进站旅客来说,可搭乘出租车、私家车到达负一层东西落客区,下车后通过落客区旁扶梯到达地面广场进入火车站。
编辑:赵鹏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