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应看到“新清明上河图”的问题意识

01.12.2014  13:53

  “我爸是李刚”、“城管打人”、“征爹求包养”等剧情取代了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集市,日前,这幅25米长的《新清明上河图》在网络上“火了”。创作者戴翔表示,他并非有意拼接社会“黑暗面”,而是想以这种方式引发思考并推动社会进步。 

  按照作者的专业能力,创作出一幅如原来主旨的《新清明上河图》并不是难事。但是,作者的用意显然不是拷贝原有的《清明上河图》,创作出一幅具有时代性的翻版之作,而是在尝试以一种问题意识的视角,审视当前的社会生态——通过集纳社会典型事件,设置事件冲突情境的方式,凸显这个社会潜在的矛盾、问题、风险,以此来引起重视与反思。所以,以之前《清明上河图》的创作主题与思路,评价新的创作并不客观;因为,从一开始,作者的意图就是以典型事件为反思的切入点,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客观地说,这个创作主题没有问题。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反思,有反思才能有超越。而反思又离不开问题意识。尽管,很多社会事件看似只是个别事件,但这些个别事件背后可能有普遍的现象,可能有扭曲的价值观,这些事件当然需要被关注、被反思,若任由其发展,则社会的常识就可能动摇,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就可能被颠覆。这种关注与反思,其实就是问题意识的体现——看到一个社会事件背后的问题,并且把这个问题设置为议题,引起社会重视并解决这个问题。一个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能没有问题,若没有问题意识,问题就可能在被忽视中逐渐严重。

  有人担心,这种问题意识会呈现错误的“拟态环境”,会动摇人们的信心。这其实是对问题的回避,对问题意识的过敏。在信息开放的时代,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并不单一,一个《新清明上河图》并不会成为人们判断社会发展的唯一依据。这样的信息,不过是人们所获得众多信息中的一种,也只是关于这个社会的一个侧面,而不是全部。这个侧面,与那些激动人心的消息一起,构成了我们完整的社会。如果这个侧面不予呈现,我们所看到的社会就不会全面。至于人们担心的误解会产生,也是一种过虑,当信息开放时,人们早已经过了脱敏,单一层面的信息很难再让受众直接产生确定的印象与结论。

  所以,只要其创作素材是真实的,其创作态度是严谨的,这种有意识地关注和反思的问题意识,就不是罔顾现实的以偏概全,也不是刻意否定现实的夸大抹黑,而是实事求是地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虽然,面对这样的作品存在选择性解读的可能,因此在解析作品时,也确实需要多种视角的引导,但是,如果我们把《新清明上河图》看成是一次议程设置,并看到其背后的问题,那么,这样的作品就有存在意义和价值。乾羽(江苏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