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创新精神普写延安科技新篇章 - 2015年全市科技工作亮点纷呈
2015年,延安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呈现出历史上最好发展态势。这一年,备受关注的“十三”科技创新规划基本确定;科技项目管理进一步规范,延安市科技研发投入为1.57亿元,共争取中省各类项目42项、经费2440万元,申请专利1011件。获得省级科学技术奖7项;技术交易额达1.06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彰显了延安市科技创新的决心和干劲。从宏观到微观,从决策到实施,我们用创新精神普写延安科技新篇章。
亮点一:延安市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企业技术创新。2015年省政府将延安高新区申报国家级高新区方案报科技部,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家,累计19家,新认定科技型企业11家,累计116家,新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累计9个,新建重点实验室2个、累计8个,新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个、累计7个,新建科技创新团队10个、累计22个。洛川、富县、宝塔被批准为省级科技创新试点县区,宝塔区申报的科技园区被批准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甘泉县申报的科技园区被列入培育对象,涌现出双丰集团等一批生产效益好、科技创新强的优秀企业。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登记省级成果23项,获省科学技术奖7项,获延安市科学技术奖48项。延安市人大、政协专题视察调研科技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亮点二: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科技部党组书记王志刚分别调研指导延安“十三”科技创新规划。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王志刚分别来延安调研指导延安“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极大地鼓舞和振奋了延安科技战线的同仁,撰写了延安创新驱动情况调研报告,完成了延安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课题研究报告,进一步优化完善了“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的基本原则、建设重点及重大措施,为延安市科技创新发展构建了宏伟蓝图。
亮点三:中省重大科技项目实施成效显著。一批中省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破解了制约延安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技术难题,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围绕“智慧延安”的建设,认真实施国家“863”计划“智慧延安智能应用支撑平台关键技术科技创新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建成了市级综合信息、城管、医疗、红色旅游、现代农业平台,示范效应明显。围绕“延安新区”建设,在中省科技重大专项“黄土丘陵沟壑(延安新区)工程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实施过程中,申请专利17项,参与制订国家标准1部,获软件著作权2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7篇,解决新区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技术难题,为延安新区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围绕能源化工,组织实施了省级特色产业链计划“延安市石油装备产业链”项目,在延安市推广BERO生物表面活性剂技术,促进了延安市油田三次增产。
亮点四:菌草产业在延安市迅速发展。菌草在延安市引进试验示范了3年,经过专家科学论证,菌草产业在延安市非常必要、可行。为此,延安市政府于9月份组织召开了菌草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大力发展菌草产业的通知》,延安市组织的“陕北地区菌草高效种植技术集成及示范”项目被列入省级特色产业链重大项目,与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在延川县梁家河村建设菌草标准化示范推广基地,推动菌草产业蓬勃发展。全年示范种植面积达到3000多亩,覆盖延安13个县区,有效解决了示范区域饲草短缺、人畜争粮的矛盾,拓宽饲草资源、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亮点五:科技项目管理进一步规范。深化科技项目管理改革,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延安市科技项目管理办法》,加强了项目各个环节的管理,安排延安市本级科技计划74项,安排延安市级科技经费820万元;争取中省科技部门批准立项的科技项目42项、资金2440万元。检查验收延安市级重点计划项目134项,首次委托第三方中介机构对28个在研项目进行项目执行及财务情况检查,进一步规范了项目管理,有效预防了项目实施中的违规操作行为。
亮点六:技术合同成交总金额突破亿元大关。科技对外合作交流取得突破,先后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10多所大学和8个研究机构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签订政校企各类共建协议6个,共征集延安市企业拟与交大等高校合作意向73项,最终确认12项,尤其是富县人民政府和长庆采油一厂开展技术合作,单井产量大幅增长,原油采收率明显提高;延长油田甘谷驿采油厂与中国石油大学合作,攻克延长东部甘谷驿老油田勘探开发中的难题,实现油田稳产。延安市共登记技术交易合同39个,合同成交总金额达1.06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62.6%。
亮点七:延安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建设项目获批。延安市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建设将解决延安市科技创新瓶颈,极大地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增强区域竞争能力,是延安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经之路。2015年被延安市发改委批准立项,并列入延安市2015年财政投资争取实施项目计划,给予1500万元专项支持。
亮点八:延安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召开了延安市级科技特派员暨延安国家“三区”人才工作会,出台了《延安国家“三区”人才管理办法》、《延安国家“三区”人才考核细则》、《延安市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管理试行办法》等政策性文件,新建省级大荔模式示范企业2个、市级3个,新建市级农业科技专家大院5个,新建市级现代农业科技创业示范基地6个,争取国家“三区”人才280名、经费560万元,是全国争取“三区”人才最多的市,体现了中省部门对延安老区人民的关怀的厚爱,累计发展科技特派员356名,初步形成了以国家“三区”人才为骨干、以科技特派员服务为手段、以农业专家大院为支撑、以科技示范基地为载体的新型科技服务体系。
亮点九:专利申请数量、质量双提升。强化量质并举,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得到新提升,全年共开展专利行政执法检查20余次,检查商品7大类,4000多件,发现专利标注不规范商品60余件,累计查处涉嫌假冒专利商品30件。承办延安市“双丰杯”第三届大学生创新创意创业大赛活动,共收到作品100余件,选出20件获奖作品。全市申请专利1011件、授权611件,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136.6.5%、235%,全面实现了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双提升,全民知识产权意识不断加强。延安市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更名为延安市知识产权局,升格为副县级事业单位。
亮点十:防震减灾工作实现新跨越。延安市政府召开了全市防震减灾工作会议,与各县区签订了2015年度目标责任书,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责任专项考核,并对县区政府防震减灾工作进行了年度考核。强化地震监测台站和“三网一员”管理,构建了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体系。全年市县区开展联合行政执法检查29次,抗震设防首次实现网上审批,安评3项,备案185件,备案率首次达到100%,宝塔区长庆油田社区荣获国家防震减灾安全示范社区,宝塔区北关小学荣获省级防震减灾安全示范社区,命名市级防震减灾示范社区2个、防震减灾示范学校9个、示范农居1个,开展应急演练100多场次,极大地提高了全市城乡防震减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