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退耕还林1071万亩

20.08.2015  06:42
 

  8月18日,延安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了第六场发布会。会上,延安市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办公室主任仝小林就全市退耕还林工作进行通报。1999年延安率先实施退耕还林工作。截止2014年底,延安植被覆盖度达到67.7%,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达到68%。

   延安实施退耕还林1071.59万亩

  在很多延安人的记忆中,初春的沙尘暴总是在空中肆虐。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前,全市坡耕地占总耕地面积达到77%,年入黄泥沙2.58亿吨,约占入黄泥沙总量约1/6。而如今的延安,裸露的黄土地不见了,沙尘暴天气没有了,空气质量变好了,降雨量增加了,野生动物也增多了。这些良性的生态环境转变,应归于退耕还林工作。

  1999年秋冬,延安作为全国退耕还林试点率先实施这一工程。如今的延安郁郁葱葱,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人们赞誉延安的退耕还林,是在红色的革命圣地上开展了一场绿色革命。据仝小林介绍,截止2014年底,延安累计实施退耕还林面积1071.59万亩,退耕还林工程总面积占到全市国土总面积的19.3%。目前,延安森林覆盖率达到45.4%。据陕西省农业遥感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实施退耕还林以来,延安的植被覆盖度由2000年的46%提高到2014年的67.7%。气象资料显示,退耕还林后,延安的沙尘天气明显减少,城区空气“优、良”天数从2001年的238天增加到2014年的252天,居全省第一。全市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达到68%。

   再坚持5至10年禁牧 延安或划定放牧区

  据了解,上个世纪,延安以北的县区,林果产业没有发展起来,老百姓收入主要靠养羊。由于过度放牧、超载放牧,对本就脆弱的生态植被造成严重破坏。退耕还林工程启动后,2002年9月,延安市委、市政府在全市范围畜牧业发展大转型,实行舍饲养羊,全面禁止野外放牧。这个政策一直执行到现在。由长期坚持严格的禁止野外放牧制度,不仅使新造林木得到保护,同时,也促进了生态植被的自然修复。

  据延安市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白志刚介绍,封山禁牧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中起重要作用。当前,延安的生态依旧脆弱,林分还不稳定,而近两年,羊子价格虽有波动,但整体毅然走高,受利益驱动,不少地方放牧反弹,个别地方还很严重。所以禁牧政策还要坚持,不敢松口。如果禁牧再能坚持5到10年,等延安的生态进入良性循环,可以考虑划定放牧区,核定载畜量,实行轮封轮牧,把保护和利用结合起来,把兴林和富民结合起来。

   新争取11个林果后续产业项目

  据了解,退耕还林使得农民收入得到增加。目前,退耕还林工程涉及全市28.6万农户,124.8万农村人口。截止2014年底,给退耕农户兑现国家退耕还林补助资金达到91.14亿元,农民人均补助达到7421元。

  如今,经济林果、棚栽、舍饲养殖成为延安的三大农业主导产业。在主导产业的支撑下,农民人均纯收入由退耕前1998年的1356元提高到2014年的9810元。南边县的老百姓有产业,苹果、核桃、红枣、花椒等林果产业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绝大部分。所以,加快林业后续产业建设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关键措施。

  今年,延安退耕还林办将新争取林果后续产业建设项目11个,争取到国家退耕还林成果巩固项目资金4400万元。项目正在进行作业设计,秋冬立即组织实施,也必将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起到很大作用。

  谈及延安退耕还林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仝小林表示,今年计划完成5.87万亩任务,到年底实现延安市25度以上坡耕地应退全退,实现延安25度以上坡耕地全退的目标。

 

责任编辑:殷誉玮  审核: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