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承接“十二五”和“十三五”计划的关键一年,更是攻坚克难的转折之年。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及节能减排工作,因此2015年也是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之年。可以说,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以绿色建造引领建设行业转型发展,恰逢其时。
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大力提高建筑业竞争力,实现转型发展。要抓紧制定支持政策,完善标准规范体系,以住宅建设为重点,以保障房为先导,推动绿色建筑规模化、整体化发展,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新跨越。这无疑为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心,迎来了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春天。陈政高部长在会上提出的“未来3年,要新增产业化建筑1亿平方米以上”的要求,更是为建筑产业现代化吹响了冲锋的号角。
迎接春天的来临,我们需要“克服寒冷的冬天”。近两年来,虽然建筑产业现代化尤其是住宅产业现代化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相比发达国家,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比较低下,还存在许多问题:工厂化率低下、劳动效率低、质量差,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破坏环境、难以循环,且没有统一的激励政策,现有标准和规范不能满足建筑产业化不同结构体系、技术体系以及模数化、标准化、信息化的需求;缺乏基础性研究和跨行业沟通协调及研究的可持续性;没有形成真正的龙头型带动企业,示范性工程数量少;政策和技术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够,缺少系统性的实验和研发基地;产业化链条的相关产业还没有形成,集成化程度不高;创新意识差,传统落后观念强;高校和研究机构没有设立相应的学科和专业,缺乏职业培训,缺少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作为政府协调指导建设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标准和水平不统一。
迎接春天的来临,我们更需要“苦练内功”。在充分编制、修编完善规范和标准的前提下,出台一系列激励政策,充分发挥龙头型企业的带动作用和示范作用,建立一批国家住宅产业化示范城市、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和示范工程,加强国际间的技术交流和合作,加强科技研发和人才培养,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加强跨行业政府部门和企业的沟通合作,形成集政、产、学、研等为一体的建筑产业现代化体系。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克服寒冷的冬天”、“苦练内功”之后,建筑现代化产业一定能像“高铁走出国门”一样走向世界。(来源:中国建设报)
责任编辑/张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