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建议西咸新区并入西安由西安代管

17.01.2017  14:06

资料图

  昨日上午,在省两会现场,“西咸一体化”和“大西安”建设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王军:建议西咸新区并入西安由西安代管

  在西安市代表团第五小组会议上,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王军说,“大西安”实际上经过论证就是“西咸一体化”。西咸新区目前的建设已经推进很大,但是体制设计不尽合理。“西咸一体化”本来是两个主体变成一个主体,结果现在两个主体变成三个主体,西安、咸阳、西咸新区都难受。

  2016年12月,他汇报工作时提出了一个方案,基本思路分三步。第一步,把西咸新区整体并入西安,由西安代管;第二步维持咸阳主城区不动,西咸新区境内的10个办事处,甚至加上西安市的一个办事处,沣东的5个办事处,整建制划入西安,作为西安第十四个城区;第三步,建议由西咸新区出面,整合西咸新区5个新城和西安市的四区一港两基地。

  他建议,西咸新区归并到西安市以后,应该作为西安市开发区的管理机构,以产业导向整合西安市和西咸新区的开发区。他建议做成5个平台,一个是以高新区为主,整合沣东、沣西、航天基地,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平台;一个是以经开区为主,整合渭北工业区、阎良工业园区,加上高陵工业园区、秦汉新城工业园区、泾河工业园区,打造制造业平台;第三块是西咸新区的空港新城和西安市的国际港务区,组成一个大物流产业平台;第四块由曲江新区整合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和泾河新城,组成文旅平台;第五块是以西咸新区的能源金融贸易区加上文教产业园板块,再加上沣东新城的昆明池板块,组成一个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的板块。

  王军说,按此规划,西安的规划面积可以扩大200多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可以扩大100多平方公里。这样的话,“大西安”建设才有了实质性进展。

  此外,对于“西咸一体化”和“大西安”建设,有一种声音认为西安首位度过高,他经过调研认为,过去相对高是因为周边城市发展基数都低,但是近20年周边城市发展很快,西安的首位度一直在降低,甚至低于成都、郑州、武汉等城市。

  现在的省际竞争更多地让位于城市群的竞争力,而城市群的竞争力更多地取决于首位城市的竞争力,只有做大做强西安,才能提高陕西的区域竞争力。

   岳华峰:“大西安”建设是方向

  对于“西咸一体化”和“大西安”建设,西咸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岳华峰在小组会议上说,他觉得西安现在太小,武汉、郑州等城市都比“大西安”大,“大西安”至少是西安、西咸新区、咸阳加起来,西咸不能独立建设,必须是“大西安”的一部分。西安和西咸要是相互封锁相互竞争,谁也发展不好。西咸要与西安融合,要有一个决心,能够把西咸这个地方建成一个与老城区不一样的商圈。“大西安”建设是思路和方向,省委省政府对此也是高度重视,很快会有正式意见。

  这是否印证了之前网上传言的自2017年2月1日起西咸新区要交由西安市政府管理呢?对此,岳华峰说,这要以省委省政府决定为主。

   张社年:建议将西咸新区划归西安

  昨日上午,省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张社年在参加委员分组讨论时谈到推进大西安建设时,建议把西咸新区划归西安。

   发展大西安就要由西安市牵头

  张社年说,西咸新区已经发展七八年了,这七八年成果是很好的,发展也是比较快的。但他个人认为,体制现在是阻碍问题发展的关键。如果体制问题很早就解决了,估计发展应该会更快一些。

  他说,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了加快西咸一体化步伐,理顺西咸新区的管理体制机制。他个人认为,发展大西安就要由西安市牵头。大西安要有统一规划,交通、城市都要统一规划。总不能说搞大西安,土地还要经过咸阳市政府。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就发展不起来。

  “所以,要解决就要一下子解决。如果不划给西安市,社会事务这块谁管?出政策咋出?现在说是筹备成立西安市西咸新区,是该执行西安市的政策,还是咸阳市的政策?西安市近年来的发展,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第十二位。西安发展不能含糊。含糊一点,GDP就掉下来了。

   做好长远规划 建设大西安都市圈

  根据省政协两会简报,在15日的分组讨论中,也有多名委员表达这一建议。

  高合元委员认为,西咸新区五大新城恶性竞争、发展迟滞,无法形成追赶超越的竞争力。建议应及时协调统一西咸新区行政管理权限划分问题,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和发展机遇丧失。

  谢慧莹委员建议,将西咸新区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全部划归新区管委会托管;将西咸新区交由西安市代管;将西咸新区内居民户籍纳入西安市同城管理;加大快速交通路网建设力度,促进西咸两地交通无缝链接。

  尚鹏玉委员说,撤销西咸新区,组建大西安;整合资源,实现杨凌、咸阳同步发展;做好长远规划,建设大西安都市圈。

  张飞飞委员也建议,加快西咸一体化步伐,理顺西咸新区的管理体制机制,优化西安、咸阳、西咸新区之间的城市功能。

  王江委员表示,西咸新区发展到今天,仍有许多问题有待改进,省委、省政府应加强推进西咸新区发展规划的落实,从而切实推动西咸一体化进程。

   >>两会·动态

  去年全省民生支出3595亿元

  超财政支出八成

  华商报记者昨日获悉,2016年陕西超八成财政支出用于民生,2017年财政预算三公支出将继续下降。

  2016年全省“三公”经费下降14.5%

  昨日下午3时,省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各代表团小组会议讨论审查关于陕西省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833.9亿元,同比增长6%,2016年全年财政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全省“三公”经费下降14.5%,集中财力保重点,教育、扶贫、社保、就业、卫生、环保、农林水、安居工程和移民搬迁等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

  2016年全省民生支出3595亿元,占财政支出81.9%。脱贫攻坚方面,中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47亿元,其中省级专项扶贫资金投入12.4亿元,增长44.3%,85%的资金优先倾斜到了片区县和扶贫开发重点县,多方筹措资金近300亿元,解决易地扶贫搬迁的资金问题。教育方面,完善了从学前一年到高中的免学费政策,落实生均经费标准和贫困生资助政策。社保方面,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十二连涨”,全省189万名退休人员待遇得到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政府补贴标准提高到44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提高到45元,城市低保标准提高了25元/人月,把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3015元/人年的扶贫标准。

   今年省本级“三公”经费预算3.1亿元

  在财政收支平稳运行的同时,预算执行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能源、房地产等重点行业税收持续下降,“营改增”等政策性减收较多,组织收入仍然面临很大压力。

  预计2017年陕西财政收支形势依然较为严峻,减税降费仍是主基调。支出方面,近年来,陕西民生支出占到财政支出的80%以上,其中绝大部分都已经进入了基数,必须予以保障。财政扶贫资金年均增长不低于20%。2017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3631.4亿元,比上年年初支出预算增长6.2%。省本级“三公”经费预算3.1亿元,较上年年初预算下降3.2%,其中因公出国费0.4亿元,下降2.3%;公务用车运行费1.7亿元,下降0.6%;公务接待费0.9亿元,下降8.2%。“三公”经费预算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省级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要求,严格按照支出标准核定预算,做到“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华商报记者 张莉 马虎振 任娇

编辑:贾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