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西安准备好了
历史将机遇再次给了陕西,给了西安。
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为“三中心两高地一枢纽”,即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对外交往中心、丝路科创中心、丝路文化高地、内陆开放高地、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这与北京、上海等国家中心城市作为重要政治、经济中心的定位迥然不同。
面对新的使命、新的机遇,西安准备好了吗?
作为西北地区唯一的特大城市,西安目前经济总量位居西部第三,已经形成了以旅游业、文化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也是国家重要的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业基地,金融、物流、商贸等现代服务业门类齐全,核心引领作用不断增强。2017年初,省委、省政府将西咸新区划归西安管理,使西安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拥有了大西安的格局和体量,完全具备了建设西部经济中心、引领中西部发展的条件。
西安国际交往活动频繁。目前拥有国际友好城市31个,外国驻西安总领事馆4家,外国签证中心17家,也是西北首个对51个国家公民实施72小时过境免签的城市。同时,西安还拥有欧亚经济论坛、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等国际交流平台。据统计,1979年以来,包括英国女王、美国总统等在内的200多位外国领导人先后来西安访问,西安已经成为外国人眼中除北京外必去的中国城市。
西安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第三位,拥有各类科研开发机构3000多个,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1家,两院院士67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0万人,密度居全国之首。在西安的普通高校有63所,研究生培养单位46个,各类中等职业学校189所,高等教育在校学生120万人;每年高等教育毕业生超过30万人,硕士、博士毕业生2万余人。西安是“全国十大创新型城市”之一,2017年,西安市科技成果交易额达到809亿元,位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首位,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科创资源汇聚富集的高地。
“要看中国三千年的历史,就到西安。”西安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世界文化历史名城、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先后有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在此建都,有6处遗迹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中国的“天然历史博物馆”,具有源远流长的开放合作基因和基础,并形成了“承古纳新、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使西安拥有极强的民族文化代表性、识别性和包容性,具有重要的国际地位和世界级影响力。正是基于西安历史文化的独特性和明显优势,《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在强调西安要建成丝路文化高地的同时,提出了建成具有历史文化特色和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的战略目标。
西安开放平台完备,拥有西安综合保税区、西安高新综合保税区、西安出口加工区、西咸空港综合保税物流中心等四个海关特殊监管区以及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两个核心片区等开放平台。西安港是我国首个拥有国际国内“双代码”的内陆港,正在以始发港和目的港的身份,带动中西部地区参与全球经济贸易大循环。截至2017年,有174家世界500强企业及分支机构相继在西安落户,全年出口总值1552.38亿元,同比增长63.9%;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3.07亿美元,同比增长17.8%,内陆开放高地效应进一步凸显。
西安地处中国地理版图的几何中心,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联通欧亚、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战略枢纽。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是中国北方第二大门户枢纽机场;西安铁路枢纽是全国铁路六大枢纽之一;西安北站为亚洲最大火车站(18站台34线)。随着全国“米”字形高铁枢纽网的建设,以西安为中心到全国主要省会城市的“高铁一日生活圈”初步形成;西安公路枢纽是全国公路六大枢纽之一,目前基本形成“米”字形高速公路网和“一环十二辐射”为主骨架的公路网。
可以说,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西安已准备好了!
编辑:王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