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大西安 哪些规划修改值得期待

17.02.2016  10:52

  昨日记者获悉,《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拟作修改,目前该总规已进入修改批前公示阶段,并已在市政府网站进行公示。根据修改后的总规目标,预计到2020年,西安市域人口规模将超千万,其中户籍人口870.57万人,将我市建设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

  七大思路战略 提升城市品质

  据悉,此次总规修改将坚持文化保护、科教创新、生态优先、枢纽建设、产业强化、核心辐射、新型城镇化七大思路与战略,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文化保护战略——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延续历史文脉,对中心城区内的历史遗迹进行重点保护,全面展示城市传统特色风貌,提升城市品质,建设中国传统文化和东方城市营建的展示教育基地、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

  ●科教创新战略——以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点为机遇,依托教育、科研和人才资源优势,加快统筹科技资源改革。推动国家级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和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创新发展,从而带动城市创新驱动发展,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生态优先战略——以城市生态隔离体系划定城市开发边界,保护山、水、塬、田、林自然地貌,彰显城市特有的山水格局,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大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和谐共融的典范。

  ●枢纽建设战略——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契机,发挥城市特有区位优势,构建立体化交通体系,并依托空港和内陆港建设积极融入国际交通物流网络体系,全面推动国家枢纽城市建设。

  ●产业强化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基础上大力推动渭北工业区建设,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现代服务业”五大主导产业,建设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核心辐射战略——扩大开放,以各类保税区设立为契机,积极促进自由贸易区及外事领馆区的建设,构筑“一带一路”内陆开放新高地,不断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强化金融、商贸、信息、物流等区域功能,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及区域性金融中心,发挥城市区域核心功能。

  ●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市域城乡空间格局,促进中心城区、副中心与城镇功能协调,合理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现城乡公平发展,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

  全面提升 对外开放水平

  此次总规修改的背景为: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中央、国务院近年来做出的一系列重要战略决策,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实现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打造“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建设内陆开放开发高地,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快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西安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引领带动作用,特修改《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

  推动城市转型发展

  总规修改将坚持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落实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理念,全面衔接“十三五”规划,推动城市转型发展。

  坚持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严格划定城市生态控制线,限定城市开发建设空间,整合用地存量,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重点发展优势产业,合理配置城市资源,引导城市由外延式向内涵式发展转变;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功能,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坚持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坚持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加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坚持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加强规划编制与规划实施过程的公众参与。

  规划涉及的城市规划区范围为西安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10108平方千米。以绕城高速为基本轮廓,东至灞河,西到绕城高速路,南至长安(潏河),北到渭河;历史文化核心区:城市三环以内区域。

  逐步建设成为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现代城市

  中心城区范围

  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和工业基地,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将逐步建设成为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现代城市。

  城市性质

  国际旅游城市;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中心城市之一;国家重要的航空航天、科研教育、现代制造、高新技术等产业基地;区域枢纽城市;中国西部经济中心;陕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线两带”的核心城市。

  城市职能

  突出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老城区与新城区各展风采,人文资源与生态资源相互依托的城市特色,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

  发展目标

  人口规模

  2020年,西安市域人口规模为1070.78万人,其中户籍人口870.57万人,居住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200.21万人。市域城镇人口规模为850.67万人(含西咸新区85万人),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为434万人。

  用地规模

  2020年,全市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960平方千米以内(含西咸新区85.1平方千米),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112.85平方米以内;中心城区的城市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490平方千米以内。

  将西安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城市

  这些规划修改值得期待

  此次总规修改提出,要建设市域生态系统和空间管制,将西安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城市。同时构筑以航空、铁路、高速公路为骨架的通达国际、辐射区域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打造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生态保护

  山水城田塬协调共生

  西安要成为生态城市

  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妥善处理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强化生态刚性约束管控,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把西安建设成为山、水、城、田、塬协调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城市。

  市域生态功能区划分为大秦岭生态保护区、城市生态建设缓冲区、城市生态隔离体系控制区(含生态控制区、生态协调区和城市建设区)。

  划定城市基本生态控制线,严格保护生态基底,保障城市基本生态安全。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包含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坡度大于25%的山地、林地、基本农田保护区、一级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水系、湖泊、湿地、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生态廊道和隔离绿地。

  空间管制

  不断优化市域空间布局

  控制和改善区域环境

  为协调城市建设与区域生态保护的关系,优化市域空间布局,引导各项建设,控制和改善区域环境,将城市规划区划为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并针对这三类管制区,制定相应的管制规则。

  禁止建设区是指市域范围内具有重大自然和人文价值的场所与空间,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通道,以及如进行建设可能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危害的地区。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重点河流水域控制区、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地下水源核心保护区、文保单位的重点保护区、国家或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区域性交通廊道的缓冲绿带、重大基础设施通道安全防护区、大型生态公园和对区域的生态环境起到关键作用的区域等。该类地区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严禁各类建设活动。

  限制建设区是指市域范围内对各类建设具有生态敏感性的地区,以及因自然灾害等原因不宜建设的地区。一般包括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地下水源防护区、文保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历史文化街区的重点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区、国家或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非核心区、经济林、区域性交通廊道控制用地及一般农业生产用地等。该类地区应对各类建设活动加以严格控制,其中现有的各类城镇、农村居民点应严格按照规划适度开发建设。

  适宜建设区是指市域范围内城市发展方向的重点建设地区。包括中心城区、副中心城市、外围组团、县城、镇和村庄以及独立的产业组团、工矿区的规划发展用地。该类地区是城市发展优先选择的地区,应根据规划要求进行建设。除此之外,现状城市建成区也列入该类区域,包括城市现状居住、公共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工业、仓储、对外交通、道路广场、城市绿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等。

  城镇化

  市域城镇空间布局

  构建“一城三副一区

  2020年,西安城镇化水平达到79.5%。充分考虑到西安中心城区、各组团新城与西咸新区的空间对接,加强区域协调,统筹城乡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规划在西安市域范围内,构建“一城三副一区”的市域城镇空间布局和“市域—一城三副一区—中心城区、组团—镇(街道)—中心村”的五级城乡体系。

  一城三副一区:一城是指中心城区片区,“三副”为阎良-高陵副中心片区、临潼-蓝田副中心片区及户县-周至副中心片区,“一区”为秦岭生态保护区。

  中心城区是西安城市主要功能区;组团是指高新新区、国际港务区、常宁组团、洪庆组团、阎良城区、阎良航天工业组团、临潼城区、临潼现代工业组团、高陵城区、高陵装备工业组团、户县城区、蓝田城区、周至城区等13个组团。

  综合交通

  新建高铁车站阿房宫站

  适时建设第二民用机场

  修改后的总规提出,西安将构筑以航空、铁路、高速公路为骨架的通达国际、辐射区域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打造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并支撑大西安都市区及周边区域经济社会和城市空间协调发展。

  加快西安境内国家高速公路建设,市域高速公路网形成“两环十射”格局,满足西安作为东连西进、辐射南北的交通枢纽的需要。

  注重城市快速路体系与周边高等级公路网的合理衔接,加强枢纽建设,加快城市无阻碍通道建设,实现大型交通基础设施资源共享。

  加强西安中心城区与周边各新城的交通联系,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与其他国、省干线公路、地方道路共同组成的层次分明、功能明确的道路交通网络。

  西安铁路枢纽将建设成为全国六大客运中心、十二个主要路网性编组站和十八大集装箱运输中心之一。

  扩能改造西安火车站,完善西安北客站,新建西安南客站,作为客运主枢纽。新建阿房宫站为高铁车站,扩建纺织城站为普铁车站,新建阎良车站为城际枢纽站,作为客运枢纽辅助站。

  构建由国铁、城际铁路、城市轨道共同组成的市域轨道交通体系,形成以西安为中心的 “一主轴、两副轴、三放射”的城际铁路网以及7条市域轨道线路,8条市域普通铁路干线。

  将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规划为国家门户航空枢纽。2020年旅客吞吐量5300万人次,适时建设第二民用机场。

  市域历史文化保护

  划分四个保护带

  和南北两条轴线

  在市域历史文化保护方面,我市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集聚优势,建设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合作示范区、打造“关中—天水经济区”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统筹大西安区域历史文化资源,完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强化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整体保护与展示。重组历史文化资源,延续历史文脉,将西安建设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与东方城市营建的展示基地、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和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

  综合考虑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发展脉络、历史成长环境等多种因素,以完整地保护大西安历史文化脉络为目的,突破现有行政区划界线,市域划分为四个保护带和两条轴线。

  四个保护带为:城区历史名城保护带,中部历史地貌河湖水系保护带,南部自然和人文景观保护带,及西北部古遗址古陵墓保护带。

  两条轴线为:南北从渭水之滨纵贯市区直指终南山;东西形成丝路文脉。

  同时,还将优化中心城区布局,凸显“九宫格局,棋盘路网,轴线突出,一城多心”的布局特色,重点是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促进城市有机更新和可持续发展。

陕西省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公共服务关乎民生,连接民心。陕西新闻
黄河保护法通过 保护“母亲河”有法可依
  中新网北京10月30日电 (记者 李京泽 梁晓陕西新闻
今年我省成功应对17轮强降雨实现安全度汛
  记者10月27日从省应急管理厅获悉:今年汛期,陕西新闻
“监管+”为食品生产企业纾困解难
  10月24日,记者从省市场监管局获悉:今年以来,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