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国家认同与民族凝聚(大家手笔)

16.10.2015  10:51


  在历史上, 一个民族的伟大每每表现为它所在国家的灿烂辉煌,民族与国家从它们诞生伊始就是密不可分的。延绵不断的中国历史还表明,民族类型与国家形态结构密切相关。一般来说,什么样的国家形态结构对应什么样的民族类型。中华民族的形成经历了“部族—华夏民族—汉民族—中华民族”的过程,与此相对应,中国的国家形态结构也由黄帝—尧舜禹时代的单一制“部族国家”,发展为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代的多元一体的复合制“华夏民族国家”,再发展为秦汉以来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虽然“中华民族”一词出现在近代,但自秦汉开始出现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起,中华民族就处于形成之中。

  在历史上,国家认同与民族凝聚的正能量就是促进民族融合,其表现之一是“文化民族”的出现。如果说部族是一种血缘特征鲜明的小民族,那么,先秦时期的华夏民族已突破血缘局限而成为“文化民族”。在夏、商、周三代王朝国家中,包含有夏人、商人、周人等众多部族,而它们又具有以王朝国家为框架的文化上的一致性。所以,到了春秋时期,即使复合制大国家结构和王权都已名存实亡,但在华夏诸国中,依然由衣冠服饰、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等所表现出的共同心理和文化层面的一致性,证明当时的华夏民族是一种文化民族。而在秦汉至明清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中,一方面是作为国家主体民族的汉民族是一种文化民族,另一方面是作为正在形成中的中华民族更是一种文化民族。

  从民族的文化性上讲,今天由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也是一个历史形成的文化民族。从民族的国家形态结构上看,中华民族是由秦汉开始的以郡县制为机制的统一国家结构造就的,它以统一国家为框架,是一个与统一国家互为表里的全中国的国族。中国历史是这样发展的,中华民族也是这样走过来的。因此可以说,中华民族与中国所具有的一体两面的关系,是中国历史发展道路的特色所在,是由国家与民族(即国家与国族)的内在关系所规定的。

  在中国,从古到今,凡是强调国家认同,就是在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讲国家认同,当然要维护国家统一。国家统一是由统一的国家结构的稳定性、统一的语言文字、共同的优秀传统文化、共同的经济和交通等多方面的联系所构成的,而这些正是作为国族的中华民族的基本要素。因此,维护国家统一与维护民族团结也是一体两面的关系。

  国家结构的稳定性是国家统一和安定的基础。我国现有的“中央—省市县”的结构模式是秦汉以来郡县制国家结构的发展,是被历史证明了的稳定的国家结构。对于我国大陆地区而言,这样的国家结构在保证国家结构稳定的同时,还有利于把国内各个少数民族与国家的关系转化为国家与地方的行政关系,把民族问题转化为地方治理问题。而对于港澳台地区而言,我们用“一国两制”方式解决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问题,并将以此解决祖国大陆与台湾的统一问题。这是非常科学的,既符合我国的现实国情,又在国家结构上保持了统一和完整,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对国家认同也表现在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上。

  国家认同和民族凝聚与中国梦紧密相连。中国梦包括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等方面,而实现中国梦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不断强化国家认同和中华民族凝聚。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作为一体两面的国家认同与中华民族凝聚是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基础性要求,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