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有4位专家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 [2013]10号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2013年院士增选工作已经结束,共新增院士104位、外籍院士15位。其中,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53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9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选举产生了51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6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我省共有4人当选,其中,科学院2人,工程院2人。
2013年我省新当选两院院士的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郝跃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院士、空军工程大学李应红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西安交通大学蒋庄德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院士、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欧阳晓平研究员当选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产工程学部院士。
目前,我省共有两院院士63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1人。
1.郝跃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1958年3月21日出生于重庆市,籍贯安徽阜阳。1982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技术物理系,1991年在西安交通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
长期从事宽禁带半导体高功率微波电子学领域的研究和人才培养,在高质量材料生长、器件结构创新、工艺优化实现及其在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稳定性的研究中取得创新性和应用性成果。发现了氮化物半导体材料生长中气相预反应、表面吸附原子迁移及晶格应力的关键物理机理,提出了一种反应气体脉冲式分时输运原理与方法;发现了二维电子气在高压、高温下迁移率退化与晶格应变驰豫的物理机制,提出了无应变背势垒和多沟道新型氮化镓异质结构,以及新型高K堆栈的介质栅MOS-HEMT器件结构,成功实现了高效率氮化物微波功率器件。曾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各1项及何梁何利科技奖。
2. 李应红,航空推进理论与工程专家。空军工程大学教授。1963年1月5日出生于重庆市奉节县,籍贯重庆奉节。1983年毕业于空军工程学院航空机械工程系,1989年在华东工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任航空等离子体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任。
长期从事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控制、诊断与部件表面强化研究,主持突破多个重大科研项目,提出航空发动机高原起动建模与控制方法、覆盖机器学习理论、激光冲击表面纳米化与残余压应力复合强化机制、等离子体冲击流动控制理论与压气机近失速流动测控方法,并取得突出工程应用效果,立一等功。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3.蒋庄德,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生导师。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常委、陕西省副主委。1989年获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专业工学硕士学位,2011 年获英国伯明翰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精密工程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主要为微型机械电子系统(MEMS)与微纳米技术,精密仪器与传感器技术,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等。先后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等20余项。作为第一获奖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奖6项,国家重点新产品2项,发表论文3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8项,获得软件著作权7项。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九、十届机械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机械学科评审组成员和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十一五”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专家组专家。
4.欧阳晓平,核科学技术应用。长期从事核科学技术应用领域射线物理诊断方面的研究,在该领域进行了系统性、开拓性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支持研制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爆裂变、聚变中子测试诊断技术,多次成功用于核爆炸中子物理诊断,为形成我国独具特色的核爆中子诊断能力做出重大贡献。获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1)、三等奖2项(1,2),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1,7),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均1)、二等奖4项(1,4,4,9)。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108篇,其中SCI收录45篇,EI收录55篇,研究报告7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6项。1995年获首届陕西省青年科技奖,1996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同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获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2001年被陕西省评为优秀留学回国人员,2004年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2005年国家人事部和全国博管办授予“全国优秀博士后”,中国科协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2010年获全国发明创业特等奖,被评为当代发明家,2012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