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黄河遇见陕西
01
当黄河拐出一个90度的大弯
来到榆林府谷县墙头尧峁村
这意味着黄河正式和陕西相遇了
黄河入陕第一湾金龙湾(视觉中国)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
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
山西、陕西、河南及山东9省区
全长5464公里
是中国第二长河
这5464公里中约719公里在陕西
陕西是它的中游省份之一
黄河涉陕面积约为14.3万平方公里
北起我们最开始提到的榆林府谷尧峁村
途经榆林、延安、渭南、韩城四市
最终出渭南市潼关县入河南
如果算上黄河的支流
黄河流域陕西段可涉及到8市1区
陕西67.7%的面积在黄河流域内
02
当黄河遇到陕西
黄土高原因为有了黄河水的灌溉
大量农田得以开垦
这也便成就了陕西
使之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陕西延川黄河乾坤湾(视觉中国)
从蓝田猿人、半坡文化、石峁文化中萌芽
一起聆听西周礼乐的典雅
亲历大秦一统
见证大汉的恢弘气势
承载隋唐盛世的雄壮
古都西安从秦至隋唐大多数时间里
都是作为国家的中心存在
农业发达、人口稠密、经济繁荣
大唐不夜城(华商报记者李杰)
03
但也正因为大量的人类活动
使得天然植被的覆盖大大降低
黄土土质疏松易蚀易散
随之而来的是水土流失
陕西成为了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之一
黄河边上,泥沙大量流失。(视觉中国)
大量泥沙被裹挟着来到黄河下游
泥沙越堆越多形成了地上悬河
每到汛期黄河便会决堤改道
历史上曾给流域内的百姓带来深重灾难
农田、村庄纷纷被淹
人们流离失所
(图自网络)
这也就是曾经一说起黄河
中国人心底
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痛
”黄河斗水,泥居其七“
”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下一场大雨脱一层皮,发一回山水满沟泥”
陕西延长县黑家堡镇胡家村退耕前景象
”黄河宁,天下平”
黄河安澜成为中华儿女的千年期盼
也成为陕西这个“沿黄子孙”
必须肩负起来的使命
04
1999年
陕西率先开展退耕还林还草试点
目前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还草4130.64万亩
治理沙化土地107.05万亩
义务植树8010万株
森林覆盖率由退耕前的30.92%增长到43.06%
2022年8月12日,航拍陕西延安黄龙山国家森林公园。(视觉中国)
水土保持方面
陕西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16万平方公里
率先在全国建立水土保持补偿机制
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333万亩
省内黄河流域年均入黄泥沙量
已由20世纪末的8亿多吨减至目前的2.68亿吨
下降2/3
壶口瀑布现“清流飞瀑”景观(视觉中国)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至今
陕西累计建成淤地坝3.4万座
淤地坝累计拦泥沙58亿吨
其中占陕西省黄河流域30%的榆林
2021年建成2.2万余座淤地坝群
约占陕西省的三分之二、全国的三分之一
拦截泥沙36.7亿立方米
为减缓黄河下游淤积作出重要贡献
有效保障了黄河安澜
淤地坝(图自榆林市水务局)
黄河沿线860万亩流动沙地得到固定或半固定
风沙危害得到控制
使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公里
一辆汽车行驶在神木市西沙街道黄家庙村境内的毛乌素沙地道路上(8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陶明)神木市境内的沙地已被绿色覆盖,随处可见“绿肥黄瘦”景观。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
如今陕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
实现了从“整体恶化、局部好转”
到“整体好转、局部良性循环”的巨大转变
陕西黄河段的主色调
从”黄中找绿“已变为“绿肥黄瘦”
陕西成为我国第一个完全“拴牢”流动沙地的省份
创造出属于中国乃至世界的绿色奇迹
在黄河中游构筑起一道坚固的生态屏障
延长县黑家堡镇胡家村退耕后
05
如今沿着沿黄公路一路向南
你可以看到
黄河入陕第一湾
金龙湾
几乎形成360度“圆”形的
清涧太极湾
黄河进入延安
黄河上五个著名的大转弯都集中在延川段
旋水湾、延水关、伏寺湾、乾坤湾、清水湾
地质风貌罕见
其中乾坤湾堪称“天下黄河第一湾”
再往前来到宜川
就是著名的“壶口瀑布”
黄河奔流至此
两岸石壁峭立
河口收束狭如壶口
风在吼,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下一站是渭南韩城
咽喉龙门毗邻两面大山
黄河夹中河宽不足40米
河水奔腾破门而出
黄涛滚滚一泻千里
洽川黄河湿地万顷芦荡
大荔黄河滩区十里荷塘
自然风光十分迷人
最后站在古潼关之上
黄河、渭河、北洛河在这里交汇
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黄河到这里自北东折
滚滚东流
正式出陕
如今的黄河岁岁安澜
离不开这条大河旁边
每一座城
每一代人的努力
陕西作为其中一环的使命担当者
将继续为中国人守护好母亲河
展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
陕西担当
编辑:王嘉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