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2014年,根据咸阳市新型城镇化规划,彬县将建设成为1个引领市域北部发展的副中心,构建以长武、旬邑、永寿、淳化4县为支撑,以彬县县城为核心的北部综合发展城镇群。彬县围绕城市如何发展这一课题,科学规划、精心建设,全力打造副中心城市建设。
高起点规划
规划是城市发展的灵魂。彬县在规划过程中,重点抓住了六个环节,保证了新区规划的高起点、整体性和长期性。一是组织人员去洛阳、杭州、扬州、南京等全国城市建设排名靠前的城市,考察学习经验;二是在网上公开招聘国内顶尖级的规划团队,对拟聘团队的实力和“作品”进行了实地考察;三是整合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把彬县的奥体中心,作为周边学校共同的体育设施,同时也对外开放,作为全县广大群众娱乐、休闲、健身的场所;四是对聘用团队所做的规划进行了反复讨论和修改,随后由全体县级领导会议作出科学决策;五是聘请全省7名专家担任彬县城建顾问,每一个建筑单体都必须经过他们共同审定;六是以文化为魂,在诗经文化风情园规划上充分体现了诗经文化、孝悌文化等。
高标准建设
彬县在城市建设方面做到了三点:一是追求设计风格的一致性。在新区建设过程中,注重整体风格的一致性、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建筑功能的实用性、建筑式样的多样性、楼层高度的协调性、整体色彩的和谐性。二是注重建设质量的牢靠性。在建筑上,严把了五个关口,分别是建筑工队筛选关、材料入场验收关、施工程序关、质量监理关、社会评价关。在建筑工队选择上,始终坚持信誉好、实力强、业绩佳“三个原则”,公开招标选用;在建筑材料选择上,坚持材料入场前市场监管与入场后质检试验相结合,在全市率先推广使用了商砼,既保证了混凝土的绝对达标,又加快了建设速度;在建设过程中,严格施工程序,严格监理单位准入,确保工序不乱、监督有效;工程竣工后,坚持职能部门质量检测与社会评价相结合,对工程和工队进行打分评定,给信誉良好、质量优良的工队更多的发展机会,将工程质量不合格的工队纳入黑名单,不再使用。三是融资渠道的多样性。首先是政府资金撬动。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县财政累计投资24亿元,实施了260个城市建设项目。其次是金融资金支撑。加强银企合作,为企业参与城市建设提供充足的贷款。2006年以来,共撬动银行资金156亿元,是政府投资的6.5倍。第三是激活民间资本,制定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建设,“十一五”以来共聚集民间资金216亿元,是政府投资额的9倍,有效解决了城市建设的资金瓶颈,切实加快了城市建设的速度。
高效能管理
积极引导广大群众牢固树立“彬县是我家,人人要爱她”的理念,推动了城市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健康运行。一是拟定规范。结合彬县实际,制定出台了《彬县市民行为规范》、《彬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暂行办法》,对提倡的文明行为、禁止的不良行为做出了明确规定,使城市管理有规可依。二是广而告之。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向群众宣传城市管理规定;以机关单位为重点,以创建文明机关、文明校园、文明企业等为抓手,促进全县干部职工、中小学生率先遵守市民行为准则,形成了城市管理工作的强大合力。三是严格执法。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执法原则,对屡教不改的违规行为进行处罚,收到了处罚一人、教育一片的效果。
城市功能逐步完善
彬县的广场从无到有,发展到16处1600亩,人均广场面积达到9.5平方米;城市绿地7处,建成区绿地面积达254万平方米,绿地率达到32%;2008年开始,在全市率先拆除燃煤锅炉,实施集中供暖,目前供热能力600万平方米,供热覆盖率达到97%;2009年开始实施天然气入户工程,目前入户接近1万户;城区供水能力由每天3000立方米增加到每天8000立方米;城区学校由7所增加到20所;医院由2个增加到5个;公厕由3个增加到42个,城市功能逐步完善。
交通网络快捷便利
城区主干道由一条东西贯通、两条南北半截的13公里的道路变为现在“五横八纵”45公里的路网骨架,形成四通八达、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2007年成立了公交车公司和出租车公司,公交车、出租车从无到有,分别达到37辆和200辆;彬县汽车站客流量由每天2000多人增加到现在的每天近7000人。
城市形象快速提升
彬县累计购置道路清扫车2辆、洒水车4辆、垃圾清运车21辆,招收环卫工732名,人机结合、全天保洁,城区街道时时有人清扫、处处有人管护,市容干净了;在城区道路设置红绿灯41组、交通指示牌39面,配置警力58人,城区交通安全、通畅、有序了;商户摊位划行归市、商品摆放井井有条了;投资5800多万元,添置路灯2400多盏,亮化110处,城市亮堂了;投资1970万元,硬化背街小巷37公里,市民出行便利了。随着“花园彬县”建设大力实施,城市洁净了、整齐了、清爽了,更有活力了。(仇莉 通讯员 李建民)
责任编辑/张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