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点赞,你累不? 我的“手指生活”调查之一
古有点头之交,今有点赞之交。点赞者表达了自己的认同感,被点赞者也在这简单的手指操作中收获了满足。赞或者不赞,也随之成为一个问题,甚至成了大家有压力、难摆脱的包袱。
微信朋友圈——中国人最集中最爱不释手具有强迫症般不刷会死的神奇存在。
据了解,2017年第一季度,微信月活跃人数9.38亿人,微信公众平台超过1000万个。微信以闪电般的速度成为很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而点赞也成为人际交流与沟通的一种方式。
多年不联系的朋友,一个点赞证明了彼此的存在;互有芥蒂,一个点赞也让矛盾微妙变化;点赞者表达了自己的认同感,被点赞者也在这简单的手指操作中收获了满足。
然而当习惯成自然,“点赞”似乎也有那么一点“累”。有人真心点赞,就有人违心附和;有人把微信当作是休闲,也有人把点赞搞成了打卡;更有微信点赞拉票,几乎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任务。
赞与不赞,微信就在那里,纠结就在心里。
有多少点赞是真心的?
古有点头之交,今有点赞之交。朋友圈的一个小桃心,到底有几分真心?
家住莲湖区的萧女士,刚退休两年。微信成为她退休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每天发一两则养生知识,再发几张生活照片,总能获得或多或少的点赞。这种存在感与认同感让她很开心。
但是渐渐地,她发现那些在她经常锻炼或买菜的地方加的几个朋友,只要她一发朋友圈就会点赞。点了十几次后就会在下面留言:萧大姐,我们这里的某某养生产品特别适合你;这个按摩仪你试试,你朋友圈发的腿疼的问题肯定能好……
如此种种,让她辨不清真伪,也搞不明目的。
“我认为,点赞在非营利性的关系下,大多数是属于真心的。”西安市民何嘉祺说,“如果朋友圈牵扯进了商业等利益关系,点赞是否真心便不好判断。总的来说,亲人、同学、朋友之间的点赞是单纯的。”
小吴在某国企搞外事工作,也因此能接触很多“大人物”,工作同时也就有了很多“大人物”的微信。他喜欢在朋友聚会的时候,把“×总是我朋友”“我有××的微信”洋洋得意地挂在嘴边。然而,当他决定离开企业,满怀信心创业的时候,才发现之前的那些×总×领导已经根本记不得他姓甚名谁。那些数年来他一次不落的点赞,根本没有人记得,而他自己,远远没有他认为的那么重要。
微信点赞,普通人有普通人的困惑,大人物也有大人物的烦恼。
王总是某企业的领导,他把发朋友圈当作是企业管理的一个方式。“发几则企业信息,看看谁点赞,就知道大家心思有没有用在工作上。”过去,王总总是对自己的朋友圈自信满满。然而最近的一件小事,却让他有了不小的尴尬,他转发了一则养生秘籍,很快底下一片点赞。后来他发现这个养生秘籍早就被证明是谣言,甚至他的一些部下已经在自己的朋友圈发了辟谣内容,但看见他发这条微信还是默默地点了赞。王总第一次感到微信点赞就像“皇帝的新衣”。
有人庆祝新婚被点赞,有人发朋友圈说自己摔了一跤也被点赞;有人发一张美图被点赞,有人发一张罚单也被点赞。无数的点赞让人喜悦,也有无数点赞让人哭笑不得。
“点赞非常无聊,被点赞的人就是为了寻找存在感,点赞就是捧个场。很多人是不分好歹点赞,有精神贿赂的嫌疑。”尽管西安中学历史教师李文安并不看好点赞,但他仍然时不时与朋友们在朋友圈里互动。“在这个现代社会里,点赞又成了不可避免的沟通方式之一,所以我也会偶尔给他人点个赞。”李文安说。
点赞给我们带来什么?
网上流传着用来形容当下朋友圈的段子:同志们,现在走过来的是微信方阵,看他们左手手机,右手充电器;身后背着一锅心灵鸡汤,胸前挂着佛经和养生秘方,自吟着励志经典和情感小句;他们倾身侧脸嘟嘴瞪眼,45度俯拍着,健步走过主席台。
在朋友圈里点赞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文化,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朋友圈里的点赞,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微信的初衷是分享,人们发出信息,也对信息进行评论、分享、讨论甚至改动。结果创造出一个共有的社交环境,在分散各地的网友之间形成一种归属感。
哈佛大学的相关研究表明,人的大脑中存在一个奖赏机制,当分享自己的信息时,人们会获得脉冲式的快乐感觉,这种感觉就像你品尝小甜点所能体会到的一样。显然,在社交网络上的分享也能得到这种回报。虽然,这不会给你的生活带来多大的变化,但会让你生活的某个瞬间感到美好。
早期的朋友圈,大家分享的内容多多少少都是自己愿意看到的和期待看到的,洋溢着一股小圈子的快乐,时至今日,朋友圈里“朋友”的范围越来越大,朋友圈也渐渐变了味。
微信点赞减少了交流的尴尬。西安外国语大学的小田喜欢别系的一位女生,但是每每要说话总是脸红心跳,于是他选择每天认真逐条地给心仪的姑娘点赞。“希望她有一天能知道我的心。”小田的期待能不能变成现实不好确定。毕竟,点赞中的爱情似乎更缥缈些。
微信点赞带来拉客户的小心机。虽然每个赞之后都有一个真实存在的关注者,但这种关注并不一定可靠。张小燕是西安某连锁美容院的店长,她的朋友圈总是把常来她店里做美容的客户设为“星标”特别关注。而她每天上班的第一个工作就是给这些“朋友”点赞。张小燕坦言“持之以恒”的点赞确实为她留住不少客户。
微信点赞让公私变得模糊。随着微信用途的工作化,原本是分享个人生活的朋友圈,俨然成了“工作圈”“职场圈”“生意圈”。上司发帖,点不点赞是个态度;同事晒生活,点不点赞是个人情。有人甚至根据点赞,来划分自己在单位里人际关系的亲疏。
如何在朋友圈里点赞,已经成了一个有压力、难摆脱的包袱。越来越多的职场人都成了“装在套子里的人”。
生活中少了点赞行吗?
7月31日晚,自媒体大V冯大辉@Fenng发微博称,微信正在内测“不常联系的朋友”功能,条件包括:“半年内无单聊”“无共同小群”以及“半年内没有回复过他(她)的朋友圈”。有猜测指出,该功能或许能一次性删除不常联系的朋友。
消息一出,网友议论纷纷:“给暗恋狗留条活路”“清理备胎三要素”“这样子感觉我有百分之九十好友都会进去”……更有人预想,为了避免被当作“不常联系的朋友”而遭删除,将会有更多人加入壮大的“尬聊”队伍。
“尬聊”也证明了人们对微信朋友圈的不舍。尽管网上有人说着“朋友圈我快看不下去了”,但人们一时半会儿还无法离开它。企鹅智酷2016《微信影响力报告》显示,拥有200位以上好友的微信用户占比最高,61.4%的用户每次打开微信必刷朋友圈,在每天都会使用的微信功能调查中,朋友圈排名第一。
“我每天都在朋友圈里点赞,刷朋友圈的同时给朋友们点赞,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湖南农业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乐舜钦一边看着朋友圈一边说。看朋友圈点赞,已经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融入到了乐舜钦日常生活当中,吃饭、学习、休息,只要有空就给朋友们点个赞。
尽管对微信点赞的真心有种种猜测,尽管频繁的点赞让人觉得有点“累”。可是假设一下,如果人人点开头像都是一片“朋友圈不可见”“仅展示3天朋友圈”或者因为删除“不常联系的朋友”你已经压根找不到他了,或许你也会无比怀念曾被吐槽的“虚假繁荣”的朋友圈。
晒娃党、吃货群、自拍的仙女……仔细想想也挺可爱。虽然当时大家很low、很装、吃相有点难看,可还是非常热爱生活、天真烂漫、愿意分享、坦诚地和大家报告生活的流水账……(记者 沙莎 实习生 王泽宇)
手记:“越点赞越孤独”
一条关于社交狂人的视频在网络上被播放了将近4500万次。“我有422个联系人,但我很孤独……”一位年轻人面对镜头,控诉手机加重了人的孤独。
这种真实发生的现象,被冠以“微信孤独症”的名号,也曾在网络上大肆传播。
为何要点赞,最普遍的解释莫过于显示存在感。什么样的人才会给别人点赞,一是熟人,二是比你厉害的人。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被朋友圈看见的自己,总是积极、乐观,看起来挺美好的一个人。可是我们的压抑、平凡、失意该怎么办呢?我们一次次在朋友中展示了自己的快乐,又怎么好意思去说那些难以启齿的柔弱。
于是,茫茫微信,千万点赞中,我们越来越孤单。
点赞也让我们失去了不知情的权利。当你在疲惫的回家路上,看着夕阳,本可以做一个将美景化作美好心情的可人儿,却因为习惯性看朋友圈点赞,在对比了别人此时的快乐繁华,将夕阳走成了“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孤单。
俄罗斯作家索尔仁尼琴在1978年曾预言:除了知情权以外,人也应该拥有不知情权,后者的价值要大得多。它意味着我们高尚的灵魂不要被那些废话和空谈充斥,过度的信息对于一个过着充实生活的人来说,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
微信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方式。朋友圈中的文字、符号、影像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之前人与人面对面交往中的声音、眼神和面部表情,甚至触摸。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我在你身边,你却低下头在朋友圈点赞。”人最原始的本能快乐被虚拟的点赞所包围,孤单也成为挥之不去的阴霾。
因此,我们应该心怀坦荡地点赞、积极乐观地点赞,不要盲目跟风地点赞、不要怀着心机地点赞,力戒“越点赞越孤独”。(记者 沙莎)
相关新闻: 微信投票,你愿意? ——我的“手指生活”调查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