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130万农民工建筑装修占一半 微信里建招工群

14.03.2016  09:16

  春节后是农民工返城求职的旺季,自3月1日起,本报记者以走访用工市场,真实记录农民工求职动态的形式,连续报道了“农民工返城求职实录”。根据记者前期的走访,大多数农民工从事建筑、装修行业,他们以体力劳动,换取报酬养家糊口。

  但现阶段农民工数量与这一类工作需求量渐渐呈现出僧多粥少的趋势,大多数在街边揽活的农民工趋于老龄化,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的80后、90后进城务工者与上一辈农民工相比,从“离乡不离土”转变为“土生土长”,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他们从事的行业与求职方式也在慢慢转变。

  130万农民工中建筑装修业占半壁江山

  西安市各用工市场中,农民工的形象有着鲜明的特点,拿着长滚子、大锤等工具站在街边,标志性的工具映射出了大多数农民工从事的行业。仅在记者前期走访的多处用工市场中,从事建筑与装修行业的务工者占比较多,最明显的就是求职的农民工手中的牌子,“水电”、“粉刷”、“砸墙”等词语说明了这一点。

  记者在西安市人社局农民工工作处了解到,根据治安部门暂管科统计的数据,在西安市务工的130万农民工中,由地域划分,来自西安市各区县的占44万-45万人,省内市外的占40万人左右,其余的则来自外省。从事建筑装修行业的约占西安市所有农民工数量的一半,另一半有服务业、餐饮业、娱乐业等,记者了解到,构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与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密不可分,房地产的兴起催生大量建筑工地与成品房的用工需求。

  招工方式让街头成求职聚集地

  记者前期走访发现,现阶段在西安市求职的农民工多在街边聚集,这不符合城市管理的规定,如太华路与自强西路交会处设有“禁止街边揽活”的牌子,可这里仍聚集了不少农民工,有农民工对记者说,城管定期来执法,但他们每天还是在此揽活。反之许多正规的招聘市场中也有为农民工提供的岗位,并且环境和服务要比街边好得多,但却少有农民工选择在招聘市场求职。

  “我在劳务市场等过活,有座位还提供开水,但是我干等了一天。”在记者采访中,一位农民工的话道出了其中的原因,他说长久以来,招工者习惯了在街边找农民工,举个例子,东郊的人需要装修工人,马上想到的是去半坡或韩森寨,很少有人会想到去招聘市场。同时,在人力市场中是等人来招工,而在街边可以见人就问,许多农民工认为这样增加了求职的机会。

  农民工年龄构成在40-50岁之间

  现如今在西安市的各用工市场中,根据记者调查,农民工的年龄构成多在40-50岁之间,他们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二代农民工。据人社部门介绍,改革开放以前,城市人与农村人有明显的差异,农民的工作就是种地,改革开放初期,各种乡镇企业遍地开花,搞活市场经济,加上城市化建设,需要吸纳大批劳动力,出现第一次用工潮,大批的20多岁的年轻农民来到城市打工,渐渐衍生出“农民工”这一群体,80年代——90年代,出现第二次用工潮,每一次用工潮促生出一代农民工。

  根据年龄计算,40-50岁的进城务工者正是第二代农民工,他们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一些生育较早的人,儿女可能已经开始工作,他们的负担相对较低,而生育较晚的一部分人孩子还在上学,家里有老人需要赡养,但常年的重体力劳动让40-50岁的人慢慢地难以承受,可迫于生活他们还是要出来打工。

  年轻的进城务工者更热衷沿海工厂

  记者走访发现,现如今在街边找零活的农民工,工作不稳定成了他们收入较低的主要原因。以刷墙举例,西安市内的农民工刷一天墙的报酬在200元左右,如果每天都有活干,一个月的收入在6000元左右,这样的收入在西安不算低,但许多农民工表示,现如今很可能一个星期或更长时间都没有活干。

  每月较低的收入让许多年轻的进城务工者不愿从事与父辈一样的工作,第二代农民工深知打工的不易,大多数人愿意让儿女读书考大学,但现阶段也有很多从农村出来的年轻人,还是选择打工。但他们与父辈不同,年轻打工者多流向了沿海城市的工厂,富士康就是鲜明的例子,也有一部分留在西安本地,餐馆服务员、小区保安、快递小哥等成了年轻进城务工者主要选择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