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员“菜鸟”日记:细节决定成败 点滴积累在路上

13.11.2014  23:15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第一新闻》)作为菜鸟快递员,我第一天跟老杨学习时,几名客户同时涌来,那一瞬间找不到包裹的尴尬一直令我耿耿于怀。老杨到底有啥诀窍,这么快找到客户要的包裹呢,第二天的快递体验中,我决定留个心,打算解开心中的疑惑。

    2014年11月12号 星期三 晴

    天刚蒙蒙亮,我赶到韵达快递电视塔公司时,清晨的派送车早已停在了仓库门口,提前到岗的3名老快递员正从车上往仓库里卸第一批货。100来平方的仓库被黄线分成了大小不等14个格,带我的师傅杨华辉负责其中之一。随着天越来越亮,来的快递员也多了起来,大家自觉地分着工——扫描、运货、分拣。

    韵达快递员杨华辉:有些是错误的。

    记者:啥意思?

    韵达快递员杨华辉:不是咱们要送的快递,比如说他的货,他最后捎到我这来了,我就要往出挑呢。

    第一次接触这种处理方式,观察了半天,我也没摸清哪个格子代表哪些地方,怕分错了区,每拿起一个包裹,我都不得不问清楚才敢下手,效率实在太低。旁边的同事小武看不过眼,建议我去车上卸货。

    韵达快递员小武:要么是这吧,你要么和他换一下,你去那装吧,那不用看。

    772件包裹赶在8点前全部清点完毕,派送车已经装不下了,但听老杨讲,往后几天才是苦战,一会在石化大道附近的分拣点,还有300多件待送货物等着我们呢。这边老杨又开始了开始新一轮扫描分拣,扫描后货物状态会记在快递员名下,像身份信息一样传到公司系统。

    韵达快递员杨华辉:就我的代号是1005嘛,一按就有我的名字和电话号码出来了。然后就扫这个条码,一扫的话它这个信息就传到物流信息上去了,谁要查我的电话号码,物流信息上就全都有。

    我跟老杨清点完他名下的货物,接着老杨在自己一米见方的三轮车上,再次精打细算起来。

    记者:紫郡长安D2。

    韵达快递员杨华辉:那就往前面放,这边放的是学校的,那边放的就是咱俩去的门面房的。

    跟着老杨我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送货,赶到紫郡长安小区还不到早上8点半,老杨说,还早,不着急打电话。

    韵达快递员杨华辉:现在好多人都还没起来呢,再过上十来分钟吧。

    记者:那早早的过来是(为啥)?

    韵达快递员杨华辉:早早过来先把空地给占好,因为等会人(快递员)全部都来,就没地方了。

    看着老杨随意拿起包裹打电话,我这才体会到之前老杨在车上把包裹分门别类放置的好处。同样的包裹,比起昨天的我,老杨足足节省了半个小时。送货的同时,不时有熟客前来邮寄包裹。

    老杨乐呵呵的说,收快递是快递员工资的另一部分收入,区别于送货时走量,邮寄包裹的收入是从运价中抽取15%。今天这一整天下来,老杨收了11件货物,300元的邮寄费,带给他45元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