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多些扶持公益组织的“好事者”

18.05.2015  10:40

  由爱心网友自发组织的全国首家“ 扶人自愿者协会”(其中“自愿者”应为“志愿者”。以下简称扶人协会。笔者注)在河南省卢氏县挂牌成立至今已一年有余。而当时有网友希望的“‘ 扶人协会’让爱心滚雪球、最终形成‘ 扶人社会’”却未现端倪。直到今天,扶人协会仍然只是河南的“地方特产”。

  当前,大多数县市已具备公益社会组织生长的土壤。然而,外部支持力量弱、公益组织创立运营的代价大等原因,使得一些准备投身公益的人望而却步。

  此外,社会组织运营管理专业人才缺乏,在财务公开、法务、危机公关等方面难免会遇到问题。去年10 月,扶人协会的发起人杨少纯等筹建了一家名为扶满天下的实体公司,希望以公司的利润支持协会正常运转,但这个措施,饱受众人“ 以公益为名,行经商之实”的质疑。

  扶人协会的做法乏人复制,其实只是公益事业前进步伐缓慢的一个缩影。

  那么,怎样才能使优秀公益组织的成功做法在各地得到复制,使其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骨干作用?眼下看来,有识之士中急需多一些“好事者”——认真思考本地还急需哪些公益组织并进行呼吁的人、积极关注其他地区相关成功经验并进行倡导的人、亲自发起公益组织的人。

  不仅如此,将公益组织扶上马之后,政府部门中也要有“好事者”再送他们一程—— 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其出谋划策,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帮助其争取政府部门的资源,推动他们与各条战线开展合作,指导其争取基金项目、申报评优评先,协调媒体对其事迹进行宣传报道。此外,政府部门还要重视培育能够孵化、引导和扶持基层社会组织的枢纽型社会组织。

  总之,政府部门与社会各界应多一些能够积极推动公益组织创立和发展的“ 好事者”,唯此,社会治理才能实现一针及时省九针、众人划桨开大船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