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近8成小机场亏损:政府补贴生存 飞一次亏一次

29.10.2014  15:49

导读: 记者近日调研发现,多地正掀起一股主要起降支线航班的“小机场”建设潮。而这种看似繁荣的背后,却是全国近八成“小机场”亏损,靠巨额财政补贴维持。



“今天进港航班8人,出港航班11人。”这是湖南省一地级市机场7月份一个平常日子里的客流量“日报”。如此“冷清”的场景,是全国部分小型机场的缩影。记者近日调研发现,多地正掀起一股主要起降支线航班的“小机场”建设潮。而这种看似繁荣的背后,却是全国

近八成“小机场”亏损,靠巨额财政补贴维持。

“飞一次亏一次”背后是政府高额补贴

“一周只有国航和南航的5架飞机起降,国庆长假前南航原本每周执飞4班,但现在客流量锐减,不得不降为一周两班。即便降价,上座率也只有两成多。”这是黑龙江一个县城支线机场近日的客流数据。机场工作人员透露,维持这个国家贫困县机场的运转,背后是政府的高额补贴:南航往返一次补贴15万余元,国航的往返补贴达40万元。

公开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183个大、中、小机场中,134个机场共亏损29亿元,其中近八成是支线航空的小机场。业内专家称,2013年以来全国机场生产性指标等主要数据并没有比较大的变化。

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年旅客吞吐量低于100万人次的机场占近七成。一家航空公司今年2月起担负长沙至湖南一个地级市支线航班任务,两个月内总共只有425名乘客,被人戏称“专机”航线。“今天进港航班8人,出港航班11人。”这是这家机场7月份一个平常日子的客流量“日报”。

那么,大部分亏损的“小机场”如何维持呢?专家称,在部分地方,20%的航线是由政府公务消费为机场填补客源,以及政府承包航线。江苏省曾有两地政府发文,鼓励公务员优先乘坐飞机。

地方官员道隐情机场代表档次和实力

巨亏之下,一些地方政府仍热衷机场建设。一位官员道出部分隐情:机场好比摩天大楼、高铁站等城市地标,代表一个城市的档次和综合实力,有机场才算“区域次中心城市”,而且建得越大显得越有实力。

“招商引资压力太大,考核层层加码,年度同比还要有增幅……建机场一定程度上是被考核倒逼的,不绞尽脑汁想办法就没有出路。”这位官员说。

一些地方领导热衷建小机场,也有主观政绩观方面的“小九九”:“一把手”为官一任3至5年,一个机场建设也就三年五载,一般情况下,一个简陋一点的小机场投资约3亿至5亿元,标准高一点规模大一点的投资可达十几亿。这样一来,基础建设投资就有了“保证”,GDP自然就上去了。

专家建议机场建设应与高铁网布局协调

对于小机场大面积亏损这一情况,也有业内专家持不同看法。“支线航空服务覆盖了全国70%以上的县域,对地区经济的直接贡献以万亿计。”中国民航科技研究院民航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胡华清说,“支线航空带有政府公益性质,不能仅算亏损账。”

“不是不能建小机场,而是要科学发展。”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副院长陈艳艳说。

中国民航大学机场规划研究所所长王志强建议,在机场建设布局上要充分和国家高铁网布局与建设进度协调,高铁经过的地区,新建机场要非常慎重,重点应放在建成多种交通方式汇合的综合枢纽建设上,特别是机场和高铁的无缝隙衔接,提高集输能力建设,扩大其航空服务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