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文厅长在全国环保厅局长研讨班座谈会发言

01.09.2015  15:42

        2015年8月25-28日,环境保护部在北京举办了2015年全国环保厅局长研讨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环保部门和辽河凌河保护区管理局主要负责同志参加培训研讨。

      研讨班采取讲座与研讨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环境保护部陈吉宁部长与全体学员座谈并作主题报告,部机关11名部门负责同志和7名专家教授参加专题讲座、专题论坛和学员分组讨论。研讨期间,我厅王成文厅长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陕西重要讲话、陕西近年来环保工作的实践与探索以及如何在新常态下做好环保工作发言。

      王成文厅长在发言中谈到,春节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陕西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就生态环境建设提出具有立意深远和内涵丰富的论述和要求。总书记明确指出“陕西生态环境保护不仅关系自身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全国生态环境大格局”。总书记特别强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长远账、整体账、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寅吃卯粮、急功近利”。总书记鲜明要求“陕西要紧紧抓住山、河、江、坡综合治理”,“一定要从源头上加强治理”,“要继续推进节能减排,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减少污染排放,综合推进城乡环境整治,让三秦大地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总书记严肃提出“在保护生态环境上不能手软,不能产生破窗效应”。陕西省委、省政府及时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究落实总书记关于生态环境建设新定位、新思路和新任务、新要求的具体方案,并要求以总书记生态环境重要论述为指引,认真开展“十三五”规划制订工作。

      如何准确领会并认真贯彻总书记的生态观环保观,适应新常态,谋划好“十三五”的环境保护工作,王成文谈到,首先,要认真总结和彰显“十二五”时期生态环保方面取得的成绩和成功的做法、典型的经验,深入分折和吸取“十二五”遇到的矛盾和存在的问题、具体的教训,这对制订好“十三五”环保规划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例如“十二五”时期的总量减排工作,对治理环境污染和改善环境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十三五”必须持续加强,并以此为约束在不同区域和行业严守生态环境底线,倒逼经济结构优化、传统产业升级和建设发展转型。以陕西省为例,铜川市是水泥产业集中的地区,经过“十二五”的总量减排、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等措施,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而且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不减反增,增幅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十三五”规划中应充分体现这些地方的成功做法。

      第二,“十三五”环保规划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国土空间布局等其他规划相融统一,避免各种规划相互脱节、互不一致。特别是在制订“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坚持生态优先、环保优先作为基本原则之一。这一点必须渗透在具体的目标、任务和措施中,真正体现“四个最严格”,即坚持最严格的标准,制订最严格的措施,落实最严格的执法,执行最严格的问责。

      第三,在“十三五”规划中,一定要加大环保投入,不论是软投入还是硬投入,都须大幅度增加。尤其是环保基础设施、基层体系和基本能力建设的投入必须逐年加大。

      第四,制订规划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和落实到位。以陕西为例,这五年,把“十二五”的环保目标任务分解到每一年,分年度明确目标任务,夯实具体措施,进行考核奖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以在自上而下制订规划的同时,更要重视环保方面的基层基础工作,当紧的任务是要尽快建立全覆盖的监测体系、执法体系和应急体系。

      第五,新常态下必须跳出环保想环保,跳出环保抓环保,切实增强环保工作在中心工作中的统筹性、协同性和科学性,增强环保工作服务大局服务发展服务民生的功能和作用。

 

 

 

(责任编辑:郑易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