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自立自强,向科学技术深度和广度进军
版首语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这极不平凡中,有挑战,也孕育着机遇。在这极不平凡中,科技彰显着力量。当我们对科技的力量了解得越深入,就越能够正视短板、直面不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只有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才能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十三五”,辉煌落幕;“十四五”,任重道远。科技自立自强的号角已吹响,激励我们在攀登科研高峰的道路上踏实前行。
年度热词
“从0到1”的突破
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我们必须走出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特别是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这一年,科技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制定并印发了《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从优化原始创新环境、强化国家科技计划原创导向、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
这一年,我们的科技工作者不辱使命,在许多领域写下了那个“1”,烙下了中国的印记。比如: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全球有了“中国北斗”的导引和陪伴;“天问一号”启程飞往火星,将在世界上首个一次实现“绕、着、巡”三大任务;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问世,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100万亿倍;“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在有着“地球第四极”之称的马里亚纳海沟,创下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嫦娥五号带着月球样品平安返回地球,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
“从0到1”,还有更多科学问题等着我们去突破。
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的“奋斗者”号。新华社发
解决“卡脖子”问题
2020年,国际局势风云变幻、错综复杂。这让我们再一次清醒地认识到,事关国计民生的关键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否则就会被别人“卡脖子”。
从国家顶层政策设计,到科技界、产业界、金融界,都在不断做出改进和努力。例如,中国科学院把美国“卡脖子”清单变成科研任务清单进行布局,将集中全院的力量,攻克航空轮胎、轴承钢、光刻机等国家最关注的重大领域中的关键核心技术和关键材料难题。而华为、科大讯飞等高技术企业,也在不断加强自身研发力量的同时,与中国科学院等研究机构,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携起手来,引智借智,共同攻克关键技术难题。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21年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其中提到,要统筹推进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针对产业薄弱环节,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搞出更多独门绝技。
嫦娥五号返回舱携带的月球样品被装进特制容器。新华社发
时不我待。我们期待,创新链、产业链、金融链能够有效连接起来,形成合力,尽快攻克一批“卡脖子”难题,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评价体系“破四唯”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上深刻指出,要加快推进科研院所改革,赋予高校、科研机构更大自主权,给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坚决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
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我国持续深化评价体系改革,破除“四唯”,有关部门先后印发《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等指导性文件,以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激发科技工作者创新活力。
2020年,“破四唯”的力度逐渐加大。科技部引发了《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教育部印发了《关于破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意见》,直指“唯论文”的不良导向。
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采取“一箭九星”方式发射“吉林一号”高分03-1组卫星。新华社发
破除“四唯”,深化改革,才能使科技工作者不受论文、奖项的牵绊,心无旁骛、轻装上阵,才能更加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活力,让科技创新真正服务于国家需要。
这些“破四唯”的举措,有利于建立潜心研究和创新创造的评价制度,激励和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追求真理、勇攀高峰,在全社会营造潜心研究、追求卓越、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让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弘扬科学家精神
2020年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国科技工作者夜以继日,为疫情防控、疫苗研发、护佑生命作出了彪炳史册的巨大贡献。8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将生命永远定格在战疫一线的“新冠疫苗守护者”赵振东……这一张张面孔组成的时代群像,彰显了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伟大力量。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己任,铸就了“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光照千秋的精神丰碑。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对广大科技工作者提出殷切希望: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
而今,青年一代正接续辉煌。2020年,古人类学家付巧妹正在用古DNA技术揭开历史的奥秘;嫦娥五号发射团队的数百个关键测控岗位的负责人,平均年龄只有33岁……这些年轻人正在用自己的汗水,浇筑出最美的科技之花。
展望2021,相信在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感召下,全社会将进一步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浓厚氛围,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汇聚磅礴力量。
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2020年12月12日,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装置正式退役。这项让中国站在中微子研究世界前列的实验,是中美两国在基础研究方面最大的国际合作项目,俄罗斯、捷克,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也对实验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大亚湾国际合作组由7个国家和地区、41个科研机构的200多名科研人员组成,取得了“发现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精确测量反应堆中微子能谱”等数项世界领先的科研成果。
科学研究要自立自强,但不能闭关锁国。今天,中国科研机构和中国科学家正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国际创新网络。以中国科学院为例,近年,中国科学院陆续与俄罗斯科学院、法国原子能和替代能源委员会、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签署了相关的科技合作协议;启动实施了发展中国家科教合作拓展工程和“一带一路”科技合作行动计划;加快推动科研平台海外布局,在海外建了10个海外科教合作中心。而一批科学家在国际科学组织当中担任了重要的领导职务,例如中国科学院院士袁亚湘担任了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联合会主席。而开放的中国科技界,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科学家到中国工作。
探索“世界一流”的机制
作者:于洪涛(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2019年12月,我正式加入西湖大学,任细胞生物学讲席教授,并兼任生命科学学院首任院长。我这个院长,想成为一个没有存在感的院长。
我问自己,建设一个年轻的学院,最重要的是什么?一个好的学院、好的研究所、好的大学,如果想要在科研上取得真正的成功,肯定得让PI(特聘研究员)——我们最重要的群体,从烦琐的日常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
我自己从事科研工作20多年,深知心无旁骛对科研的重要性。做科研的人,都不希望受到任何干扰,都希望能有一个非常静的环境。我要是发现自己某一天的日程是空的,会特别高兴,这意味着我可以花一整天好好看文章、想问题、做事情。
因此,我希望从体制上确保PI们可以沉下心来思考课题。我们在学院层面建立院聘行政助理制度,一位行政助理全面负责处理三四位PI的行政事务,不管对接学院还是学校的行政部门,行政助理办事等同于PI出面。
听上去,这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实际上,好的理念和文化往往说起来容易,真正落到实处需要很多规范和细节。
如果大家加入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能得到很周到的行政服务,感受不到我作为院长这个身份的存在,不需要来找我就能办成事,就很好。
我们有了一个很好的氛围和平台,我们招很好的人进来,给他们很好的资源,配备很好的学生、博后和行政服务。但是,这样就能做到世界一流了吗?我想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在布局上有创新的尝试,这一点我和施一公校长也常常一起讨论,也征求过很多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
我们目前正在探索的,是一种叫“核心实验室(core lab)”的模式,几个学院内,甚至跨学院的独立实验室在一起,去突破共同感兴趣的、重大的学术问题。
不光西湖大学,在国内如果想要出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一定得摸索出新体制,它可能是结合了很多不同体制的优点,同时又适合中国国情。科学家的特点是什么?就是胆子大,喜欢尝试。凡是尝试,通常有两种结果,或成功,或失败。如果所有的事都做成了,说明胆子不够大,失败在某种程度上未必是件坏事。
如果要为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2021年做一个计划,我希望国际化能够成为其中重要的一项。当疫情过去,当世界恢复正常,希望我们可以重新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与联结,让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视野完成更多碰撞与交织——这将为我们带来惠及全人类的灵感迸发。
肩负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新使命
作者:颜学庆(北京大学教授)
开展科学前沿研究,利用尖端技术解决民生问题,是我们每一位科研工作者不懈追求的梦想。我所在的北京大学激光加速器CLAPA团队在激光加速领域开展研究十多年,这虽然是一个基础研究课题,未来也可能在医学、材料、生物、电子信息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粒子加速器不仅是探索基础物理的重要仪器设备,其应用也渗透到了人们生产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激光加速是一种全新的粒子加速方式,未来可以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磁约束聚变诊断、高能量密度物理和粒子辐照等研究。
我们团队首次提出并实验证实稳相光压加速新方法,解决了加速离子能散大、能量低等关键物理问题,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从激光离子加速到激光离子加速器的跨越。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拍瓦激光质子加速器装置研究与应用示范”和怀柔科学城北京激光加速创新中心等支持下,我们将进行激光质子放疗系统的技术攻关,在未来实现激光质子放疗系统的临床应用。
我觉得作为科研工作者,既要“顶天”也要“立地”。所谓“顶天”,即向科学技术的最前沿发起冲锋;所谓“立地”,即将高精尖的科学技术落地转化,应用于民。
除了研发激光质子放疗设备,我们团队还着眼于高功率激光技术和激光加速技术在相关领域的技术应用,致力于将先进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以带动整个产业链向前发展为目标,解决相关领域的“卡脖子”关键问题。
就在2020年,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政府与北京大学签署了共建广东省新兴激光等离子体技术研究院的合作协议。这是一家民营非企业性质的机构,未来将围绕高功率激光技术、激光加速器技术、新型粒子源的应用技术等方面展开应用研究与成果转化,促进激光等离子体技术与医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提升产业化速度,提供孵化平台;为我国在医疗、卫生、工业、材料、信息等关键领域的科技进步提供驱动力,为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推进提供持续、重要的平台支撑。
我经常会想,我们这一代科研工作者是非常幸运的。在中国做科研,我们赶上了非常好的时代,受到了足够的尊重,同时也有较多的资源去做想做的事情,这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今后,我们团队将继续专注于科技创新,在未来实现更多的技术突破和科技成果转化,争取为国家强大、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属于科技工作者的一份力量!
(光明日报记者张亚雄、齐芳、陈海波整理)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25日08版)
编辑:黄坤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