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县城将迎“双水源”供水时代

27.06.2016  09:27
核心提示: 我省“十三五”将通过供水设施的改造和新建,进一步提高县城供水设施产能,扩大服务范围,提高供水水质,基本建成“水源可靠、设施配套、管理科学、服务规范、水质达标、应对从容”的供水安全保障新体系,以适应陕西省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对供水的新需求。

本报讯(王瑞琨 记者 张维) 我省“十三五”将通过供水设施的改造和新建,进一步提高县城供水设施产能,扩大服务范围,提高供水水质,基本建成“水源可靠、设施配套、管理科学、服务规范、水质达标、应对从容”的供水安全保障新体系,以适应 陕西 省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对供水的新需求。

所有县城均实现双水源供水

《陕西省“十三五”县城供水规划》目前编制完成,锁定四大目标,在供水设施新建与改造上,通过新建改造水源、水厂及管网工程,到2020年供水能力达到218万立方米,其中:新增供水能力60万立方米,公共供水普及率达到100%,供水保证率达到95%以上,管网漏损率下降到12%以下。

水质检测与监管能力建设的目标是,大力推进供水企业水质检测能力建设,扩建85个水质检测化验室,自检能力达到42项常规指标,全面提升供水安全监管水平,水质合格率达到98%以上。

加大应急水源建设,所有县城均实现双水源供水,应急水源供水能力达到供水总能力的30%以上;健全应急响应机制,完善应急预案,提升供水应急处理设施水平、储备应急供水专项物资、加强应急抢险专业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应急供水保障能力。

规划》的任务是,“十三五”期间将对全省85个县区供水设施进行改造扩建。建设水源工程70处,水厂114座,铺设管道1904公里,估算总投资39.63亿元。

推进水价改革降低供水成本

在经营管理上,全面推行供水规范化管理考核制度,稳步推进水价改革,降低供水成本,逐步扭转水价“倒挂”局面,建立水价调整与供水成本变化相适应的调价机制。积极推进县城供水实施居民阶梯水价和非居民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促进节约用水。

在合理水价尚未建立的地区,当地政府应建立公共财政对水价进行补偿机制,确保县城供水事业良性发展。积极运用互联网+、云数据等网络技术,加快县城供水现代化建设,实现生产运行自动化、经营管理信息化,努力提高社会化、专业化服务水平。将保障城镇供水安全纳入地方政府考核目标,实行行政首长问责制。

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水利领域

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加快设施建设步伐。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主导作用,继续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鼓励供水单位利用现有资产或水费收益权进行抵押、质押,向金融机构贷款,政府给予贴息补助,降低贷款成本,扩大融资规模。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县城供水设施建设,解决建设资金不足问题。

城镇供水设施建设管理向市场全面开放,推进城镇涉水事务一体化,进一步深化县城供水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县城供水特许经营制度,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县城供水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鼓励和支持县城供水单位发挥专业管理优势,扩大供水范围,逐步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