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县农民画家的担心
《齐心协力》 潘晓玲作
《吉日》 王文吉作
本报记者 耿翔 贺小巍 见习记者 刘曌琼
时值仲秋,刚刚在福州落幕的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上,两幅构图精妙、色彩艳丽的农民画引起了众多艺术界人士的注意。
这两幅作品分别是户县农民画家潘晓玲的《齐心协力》和户县农展馆馆长王文吉的《吉日》。这也是户县农民画继第五届全国美展后,时隔30多年再次入选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国家级美术作品展。
“入选全国美展,可以说是把农民画这种民间艺术形式从乡野推到了殿堂,一方面意味着这种题材的画作越来越得到业内的认可和接受,另一方面也可以再次唤起人们对农民画这种艺术形式的认知,有利于更多的人来欣赏农民画、创作农民画。”9月11日,户县农展馆馆长同时也是农民画画家的王文吉如此说到。
他们让户县名闻天下
9月11日下午,位于户县县城的户县农民画展览馆,在周围现代建筑的对比下,显得有些老旧。但在上世纪70年代,这里是户县最富丽堂皇的建筑,面积7388平方米,由著名漫画家华君武题写馆名,是全国第一家县级农民画展览馆。
在这里,打开了我们了解户县农民画的大门。
户县农民画,起源于1956年,最早是“大跃进”的产物。当时政府鼓励村民边劳动边创作,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文化运动。户县民间艺术的基础很厚,农民创作宣传画作的积极性非常高,城乡户户五颜六色,村村落落壁画满墙,一街两行成了天然画廊,景象极为壮观。当时特别有名的《春锄》,就展现出男女社员在绿色的田野上锄去禾间杂草的景象,洋溢着浓郁清新的生活气息。
这些出自普通农民之手、以农村生活为题材并充满朴素美感的画作,一推出就受到美术界的关注。西安美院教授、著名美术理论家程征曾这样评价早期的户县农民画:它具有原始艺术的粗犷浪漫,民间艺术的朴拙自由以及漫画的幽默夸张,充分体现了当时农民的朴素情感和愿望,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在这种氛围之下,户县掀起了学习农民画的热潮,县上办起了培训班,请一些比较有名气的农民画作者和专业美术老师来教农民创作农民画。“当时学习农民画不仅政府提倡和鼓励,而且还算工分,有补助,因此大家学习的热情很高。在小小的一个县,就培养了2000多名农民画作者,其中骨干作者有300多人。当时户县和河北的邳县、上海的金山并称为三大农民画之乡。但是只有户县的农民画从上世纪50年代兴起后,一直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延续,中间没有间断过。”王文吉介绍说。
50年代以来,户县农民画作者队伍中先后涌现出了李凤兰、刘志德、雒志俭、樊志华、刘知贵、王文吉、潘晓玲、曹全堂、张青义、闫玲玲等一批著名农民画家,同时创作出了《老书记》、《春锄》、《公社鱼塘》、《业大更勤俭》、《顺风》、《洗布》、《吉日》、《看戏》等一批农民画精品。1974年,《老书记》、《春锄》等6幅农民画作品被国家邮电部制成邮票在全国发行,140幅精品由国务院文化组在北京、上海等全国八大城市巡回展出。同时,60多幅作品被制成挂历或印成画册、年画在全国发行,多幅农民画作品被编入国内中等专业师范学校美术教材、中小学美术教材和日本中小学美术教材。
从最早只是出于宣传鼓舞到成为一门艺术,出自民间、源起乡野的户县农民画一举成为名闻天下的民间艺术。随着农民画的声誉远播,这一民间艺术形式也为户县带来了切实的经济收益。户县农民画第一次进入市场是在70年代末期,当时有外宾参观看到农民画非常喜欢,提出购买收藏的想法,经过层层报批同意,成交了第一幅农民画,由此农民画开始走向市场。
潘晓玲至今还记得自己第一幅画作卖出的情形。“一副四尺的画就能卖出300多元,当时一个干部的工资一月才40、50元呀,就觉得画画的劲头更足了,就想着一定要画更多的画,画更好的画。”后来,随着社会开放程度不断加快,越来越多外国游客进入中国,农民画也迎来了市场的繁荣。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户县东韩村一天来的外国游客要有几百人,好几个大轿子车拉来一车又一车。村里有名的画家,一年要有好几次到国外去举办画展的机会。
在这个时期,户县农民画销量好,售价高,被游客们带往世界各个地方,成为展示陕西文化、中国特色的靓丽品牌。
他们担心被市场冷落
最早觉得画作开始卖不上钱是十来年前的事情,“好像一下子大家都不稀罕了,外宾来了学会砍价了,有时候看看就走了,真正买的并不多。以前一幅画卖几百块很正常,现在一幅画100多,甚至几十的也有,行情不好了,画农民画的也就少了,现在村里面真正以此为主业的也就两三家。”户县东韩村农民画作者王乃良回忆说。
在荣誉光环笼罩下的户县农民画经历过发展的黄金时期后,如今彷佛也面临着和许多地方性民间艺术相似的命运,用官方的话说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如今,在户县活跃的农民画作者还很多,但真正专职创作农民画的很少,虽然县里也有对农民画的扶持政策,还经常举办培训班,但学习的人并不多。今年已经52岁的王乃良自小就喜欢农民画,也曾创作了很多有名的画作,还有多幅画作入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系列公益广告,但他也感叹现在的市场并不好,他的几个孩子也没有一个对农民画感兴趣。“这需要静下来慢慢练,现在年轻人哪里能坐得住!”王乃良说。
市场化给户县农民画带来的结果是喜忧参半。改革开放让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文化市场也越来越壮大。农民画的身份已不再是单纯的宣传画,它开始走向大众、走向市场,成为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农民画逐渐带动了户县旅游、农家乐,以农民画为核心的文化产业链得以形成。市场需求量的增加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从事农民画这一领域的创作与销售,但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为了迎合市场,作品商品化,加之管理制度不完善,大量廉价的复制品、剽窃作品充斥市场,导致农民画市场鱼龙混杂、质量参差不齐。加之一些农民画作者急功近利,不顾艺术规律,作品粗质滥造、制作简单,并且在市场中争相降价,互相排挤,严重影响了农民画市场价格,败坏了农民画的声誉。
农民画家潘晓玲,如今在户县东韩村经营着自己的画庄。她的个人画庄也是户县22个专业画庄中规模较大的一个,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展示画作数百幅。对于农民画家这个群体而言,潘晓玲是幸运的,她经历了户县农民画在上世纪发展的黄金时期,凭着自己对绘画的热爱与执著,潘晓铃也收获了事业的成功。“受母亲的影响,我从小就对剪纸、年画这样的民间艺术很感兴趣,1974年参加了由中央美院老师担任指导的培训班,开始了农民画创作,我是和农民画一起‘走出去’的。”谈起农民画潘晓玲脸上难掩喜悦,她坚持农民画创作近四十年,并亲身见证与推动了农民画进入市场、走向世界。
“近几年来,户县农民画的名气越来越大,知道的人也越来越多了,但是画作的价格却一直上不去,一个是农民画的题材比较单一,重复的多,形式上也主要是大红大绿,突破性的东西少;另外主要还是精品少、创新少,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就更少。”潘晓玲说。
“现在画画的人真的少了。”从户县农民画展览馆馆长王文吉的语气中,我们不难感到失落的情绪。因为产业不景气,画作市场不好,创作的人员也在大量流失。
80年代开始,包产到户、市场经济等概念进入农村,新的思潮深刻影响了农村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农民自身的利益观念明显增强。早期农民画作者群的主体是男性青年,在集体经济体制下,画农民画与生产劳动都可获得工分和补助,激发了很多有兴趣的年轻人参与。而从80年代至今,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向外出务工,选择画画的人不断减少,农民画主力也逐渐偏向中年妇女。
与此同时,农民画的传承也面临断代的威胁。现在,农村的常住人口主要是老人和妇女、儿童,年轻人大都不会选择留在农村。特别是对于90后这批农村的孩子,他们成长的环境已经发生很大改变,以前农民画中反映的农村生产生活的场景,很多都已无法找到。环境的改变、观念的改变,使得现在农村的年轻一代难以再体验到父辈祖辈们的生活。
现在的户县农民画,除了老一批画家还在坚持创作外,大部分都是画庄雇佣的一些妇女做上色、填涂等简单工种,真正沉下来钻研农民画的年轻一代,已经很少很少了。
好多画家担心,自己的画会被市场冷落。
而王文吉更担心有一天,户县农民画也会像上海金山农民画一样,走上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路子。
“真要等到那个需要保护起来的时候,还不如趁早,带着画笔闯市场。”望着自己入选12届全国美展的画作,王文吉看起来很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