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县媳妇获习近平接见 她和婆婆一张床上睡了五年多

16.12.2016  07:39

  12月12日,来自户县的全月秋作为我省推荐的8户家庭代表之一到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13日,载誉归来的全月秋又受到省上领导接见。15日,在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全月秋说,她觉得她做的事情概括来说就是“孝老爱家”,都是天经地义的事。

   受家庭耳濡目染

  “妈妈就是这么照顾奶奶的

  接受记者采访时,全月秋声音不大,还有些腼腆,她说她做的事情都是受家庭耳濡目染,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出生于1975年的全月秋是户县东关小学一名普通教师,也是一名普通军嫂。丈夫靳多琳出生于甘肃西部一个偏远小山村,1999年,在没有婚纱、没有“三金四银”、更没有房子车子的情况下,全月秋嫁给了靳多琳,在学校简单收拾了一间房子,安下了小家。

  丈夫是家里老小,结婚时,公公已经过世,婆婆一个人在甘肃,身体也不好。为让老公安心工作,全月秋将年逾古稀,身患高血压、胃病等多种疾病的婆婆接到户县照料,“开始的时候,我婆婆生活基本能够自理,后来上了年纪,她患上严重的妇科病,发展到后来大小便都无法控制,我就每天给她清洗上药,洗脚洗头,我们婆媳俩还有我女儿在一个床上一住就是5年多。”全月秋说。

  全月秋说,“我老公是很重情的人,对我这么做也很感激,他的兄弟姐妹也表示过感谢,不过我觉得这都是应该做的,因为我小的时候,我妈妈就是这么照顾我奶奶的。

  几年前,婆婆身体越来越不好,考虑到老人“落叶归根”的意愿,全月秋陪老人回到甘肃老家走完她人生最后一程,让老人的人生没有留下一丝遗憾。

   她是一名军嫂

  也是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

  在母亲的耳濡目染下,全月秋的女儿靳双馨不仅孝顺懂事,学习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

  “我老公工作地点就在户县,但他最多一个月回来一次,同事问我,‘你晚上一个人在家不害怕吗’,我就笑了,早都习惯了,作为军嫂,我得理解他的工作。”全月秋说。

  为了不辜负妻子的理解支持,靳多琳扎根基层,先后精通4个专业,取得技术革新成果5项,10余次参与军地风险试飞保障,40余次完成主战机种加改装、重大损伤抢修和演习任务,带出百余名技术骨干,荣立三等功4次,二等功2次。

  虽然照顾家庭的重担都在全月秋一个人身上,但她对工作也丝毫没有放松,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撰写的教育论文和指导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多次获得国家及省、市级一、二、三等奖,在优秀教师下乡支教活动中,她对“留守生”、“单亲生”等更是倾注大量心血,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

  “选择了做军嫂,就是选择了理解与宽容,更是选择了责任与担当,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却收到这么多的荣誉。”在全月秋看来,在以后的生活中将道德的正能量不断传递下去,是她们这个军人文明家庭最想做的事。 华商报记者 肖琳

编辑: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