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 一个也不能掉队

28.11.2017  15:34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要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这是十九大报告中,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今年6月以来,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安排,航天基地管委会承担着周至县富仁镇新建村等3个市级贫困村和骆峪镇神灵山村等9个省级贫困村的驻村帮扶工作。12个驻村工作队,12名驻村书记、11名驻村联络员、197名一对一结对帮扶干部,共计220人用心用情、倾心扶贫,从吃喝用度到嘘寒问暖,从修路搭桥到危房修葺,从技术培训到寻找资金,从产业帮扶到自谋销路……帮扶干部们心里惦记着村民的民情冷暖,脑子里琢磨着富民强村。

  眼下,时值初冬,航天管委会再次提出“大干50天——2017脱贫攻坚冬季行动”,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拿出脱真贫、真脱贫的实干精神,在周至县山区内奏响振奋人心的脱贫攻坚新乐章!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筑牢脱贫攻坚基底

  11月15日,在骆峪镇政府办公室,航天管委会驻骆峪镇扶贫总队长卫鹏正在与帮扶干部们交流经验。除了负责骆峪镇第一大村——向阳村的脱贫工作,卫鹏还要串起周至县、骆峪镇、航天管委会、各驻村工作队之间上传下达及需要解决的问题,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是为各位帮扶干部当‘店小二’的!

  “今年5月份以来,航天基地党工委高度重视驻村联户扶贫工作,成立了由管委会主任张驰任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并多次深入贫困村调研,仅前3个月,航天基地两委领导就开展驻村工作调研次数超过50次,领导们的重视也为驻村帮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卫鹏介绍,为了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驻村干部们深入一线了解民情民意,因地制宜的通过不同扶贫方式,帮助老百姓脱真贫、真脱贫。

  回忆起初到骆峪镇时的情景,卫鹏感慨:“那是最艰难的时期”。“今年7月,我们的扶贫队伍刚进村,发现很多贫困村正在修路不通车,又赶上高温天气,于是,驻村干部们只好顶着烈日,靠两只脚走路,经常是早上进村入户,天黑回来……”基于大量的走访调研,驻村干部们首先从群众看得见、摸得到的问题入手,把住房、交通、用电、河道安全栏杆等基础设施摆在首要位置,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干部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今年9月份,西安遭遇连阴雨,骆峪镇韩家山村的几户人家出现房屋漏雨、坍塌等不同程度问题,驻村“第一书记”杨俊渭得知这一情况后,积极发动身边资源筹备资金,最终获得航天基地入区企业融创集团赞助10万元,用于老百姓房屋修缮。

  通讯难是骆峪镇的一大难题。骆峪镇3区4村,除了双合村,碾子坪村、韩家山村、串草坡村一直以来没有网络信号,“每次进村就有种与世隔绝的感觉,万一家里有急事或者急病,无法及时对外联系,耽误大事啊!”为了解决通讯问题,杨俊渭联合碾子坪村“第一书记”郭小宁、串草坡村“第一书记”任晓斌向上级单位打报告,多次奔走呼吁,3位驻村干部不辞辛劳的精神感动了骆峪镇领导,“航天管委会的干部是真的把村上的事情当做自己的家里事去办!

  除此之外,杨俊渭还有一个心愿,尽早修通3.2公里的出村路,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杨俊渭前后跑了5次交通局,经过多次协调,终于传来好消息,出村路的规划和经费已经得到审批,预计于明年3-4月份开通!

  这下杨俊渭的眉头终于舒展了,但是杨俊渭深知,接下来会有更多的挑战需要他去面对。“还有半年的驻村时间,但是对我来说,时间根本不够用,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变输血为造血培育脱贫内生动力

  “这是俺村的第一户人家,里面住着一位81岁独孤老人,最近老太太生病……”说话的是碾子坪村“第一书记”郭小宁。今年5月底,郭小宁受西安航天基地管委会指派,来到周至县骆峪镇碾子坪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短短6个月驻村时间,郭小宁不仅对村里各家情况了如指掌,穿着打扮也俨然一副地道农民模样。

  碾子坪村地处周至县西南32公里处,距骆峪镇政府15公里,是骆峪镇最偏远的山区村。全村总户数36户100人,现有贫困户23户,且都以无劳动力的老人和妇女为主。目前,村民的收入来源主要靠中蜂养殖为主,且存在产量小、销路不畅等问题。郭小宁在了解这一情况后,便发动身边一切资源,帮助村民拓展销路。截至目前,全村共产7000多斤蜂蜜,郭小宁通过个人渠道已卖出5000多斤,剩下1000多斤也已经找到销售渠道不愁卖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解决了眼下的蜂蜜销路问题,郭小宁在心里默默的谋划起了长远打算。“要想脱真贫,真脱贫,就要运作好扶贫资金,发展特色产业,变输血为造血,才能让贫困村依靠自身发展。”经过深思熟虑,结合碾子坪村的环境、气候、人文等因素,郭小宁确立了23户贫困户产业帮扶和集体产业帮扶“两步走”的工作思路。

  “按照俺村贫困户的家庭结构、居住位置,由扶贫工作队、包村干部、村两委会提供参考意见,最后贫困户选择适合自己的产业:18户选择养殖中华蜂,1户选择意大利蜂,4户选择养肉牛。”郭小宁说,只有把产业扶贫资金落到实处,扩大产业规模,才能实实在在的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据了解,截至8月20日,碾子坪村的产业扶贫工作已经全部落实,在整个骆峪镇是第一个完成的。

  贫困户产业扶贫告一段落,郭小宁计划在集体产业扶贫上做点动作。“骆峪镇历史悠久,是著名的古栈道所在之处,碾子坪村则是古代穿越秦岭的必经之路,每年夏天,都有很多驴友从碾子坪徒步穿越……”郭小宁指着村前3亩多的平地说,村民们拿手的糍粑、蜂蜜、土特产是驴友们的“心头爱”,他计划在这块平地上修建一个凉亭长廊式的健身休闲广场,村民们可以在这里销售山货、做餐饮,为将来此地的旅游业做好准备。这个想法得到了全体村民的认可,目前郭小宁已自筹10万元,计划明年开春施工。

  创新扶贫模式以招商引资促发展

  6月,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航天基地党工委书记李毅在骆峪镇检查航天基地脱贫攻坚驻村帮扶工作时,要求各驻村工作队要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驻村“第一书记”、联络员和联户干部要扩大接触面,多接触群众,多依靠群众,一定要带着荣誉感,带着自豪感,带着成就感,带着使命感,真帮实扶。

  曾毅,自从担任骆峪镇复兴寨村“第一书记”以来,就一直尝试着用招商的思维来扶贫。

  复兴寨村共有187户, 1049亩的耕地,其中有近850亩的油桃,过去油桃销售主要靠收购商上门收购,然而随着近年来收购商的逐年流失,村民们只好望“”兴叹。针对这一情况,曾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个一批计划,即引进电商销售一批,品种改进提升一批,市场导向调整一批。

  曾毅解释,“引进电商销售一批”是指通过帮扶销售以及重点联系电商的方式,解决今年油桃滞销问题。“品种改进提升一批”即提升农产品质量。曾毅与航天基地育种园联系,邀请农业专家为复兴寨村农产品“把脉”,看如何通过改良老品种、引进新品种。“市场导向调整一批”则是在保持现有收入来源的基础上,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增种经济附加值高的农作物,从而杜绝交叉致贫的情况发生。目前,通过引进电商销售一批的办法,复兴寨村联系多家油桃收购商,村里忙的如火如荼,今年丰收的油桃让村民笑开了花。

  扶贫工作重在精准。“三个一批”的方案对于经济来源单一、尚有劳力的家庭来说是个好办法,但是对于没有劳力,因病因残致贫的家庭来说,还需要更有针对性的脱贫方案。

  “引进新兴产业,是一种从尝试,我们可以先找试点,如果试验成功后,未来再进行规模推广。”曾毅的想法还有很多,比如建设冷库,发展养殖业,通过成立合作社,让村民入股,发展集体经济……但曾毅也承认,精准扶贫,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扶贫还需要一步一步稳扎稳打,他还需要将这些想法逐一去落实。“我们边实践边摸索,和村民一样,我们都希望通过努力,看到复兴寨村的改变。”曾毅说。

  扶贫先扶志精神扶贫斩断“”根

  开展扶贫工作以来,航天管委会除了安排领导干部开展为期一年的驻骆峪镇帮扶工作外,还制定了“一对一”精准帮扶方案,“结对帮扶不是送一袋米,送一桶油,做表面功夫,而是真心实意的把贫困户当做亲人,先贫困户之忧而忧,后贫困户之乐而乐。”航天基地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驰如是说。

  碾子坪村任桂霞是“第一书记”郭小宁的“一对一”帮扶对象。据郭小宁介绍,71岁的任桂霞育有一儿一女,女儿已经结婚,50多岁的儿子长期在外打工并至今未娶,长期无人照看加上内心郁结导致老人整天闷闷不乐。自从展开“一对一帮扶”后,郭小宁就隔三差五给老人买面买油、打扫房屋、陪老人聊天排解烦闷,得知老人身体欠佳后,郭小宁两次带老人下山看病,11月15日再次带任桂霞来到长安区看病抓药。郭小宁的举动让老人感动不已,“听说明年移民搬迁后,要给我分个三室的大房子,到时候,我留一间,我儿子一间,给你留一间!”老人的一席话,如一股暖流让郭小宁觉得再辛苦都值了。

  11月1日下午,驻村工作队总队长卫鹏和郭小宁来到双合村委会与农办相关同志一起检查双合村村部资料。听闻贫困户杨文广的母亲李玉霞不慎扭伤,卫鹏和郭小宁立即前去看望。李玉霞一人在家,人上了年纪,扭伤疼痛难耐,不能下地。了解完情况,卫鹏和郭小宁立即驱车陪同李玉霞到周至县人民医院检查。来到医院,为了让李玉霞及早接受检查治疗,卫鹏二话不说背起就往急诊室奔去。排队挂号、拍X光片、询问病情、取药……待看完病后,俩人已经满头大汗了。送李玉霞回家后,卫鹏和郭小宁又为她喷药治疗,叮嘱李玉霞按时吃药。临行前,看到家里的电源开关坏掉了,将电源开关修好才离开。

  扶贫先扶志,想要让贫困群众从精神上、思想上自信起来,必须要通过情感的纽带,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通过帮扶干部们的谋略和贫困群众的勤劳彻底斩断“”根。航天管委会的帮扶干部们对此深喑其道,村民们总说:“自从航天管委会的干部来了以后,最大的感觉就是大家有了精气神,生活也有盼头了!

  与他们一样,用心用情帮扶的干部还有许多。如今,在周至县骆峪镇、富仁镇内,航天基地驻神灵山村“第一书记”李沪东、双合村“第一书记”刘毅、黄家湾村“第一书记”刘宝龙、富仁镇富仁村“第一书记”刘向阳、驻新建村“第一书记”马明涛、和平村“第一书记”迟永涛,以及11名联络员和广大的结对帮扶干部们依旧跋涉在山区,穿行在风雨之中,他们的脚步印在秦岭北麓每一个贫困村里,感人的事情还在一天天发生着,秋去冬来,天冷了,人心暖了……

  记者胡珍

编辑:黄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