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西电科大获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04.01.2016 20:44
本文来源: 教育厅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智能感知与计算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立项建设论证会现场
西安交通大学“微纳制造与测试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依托“微纳制造与测试技术”111引智基地、“多功能铁电材料与器件研究”111引智基地、“材料介观性能表征及其尺度效应” 111引智基地、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电子陶瓷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和英国伯明翰大学等国际上微纳制造与测试技术领域的顶尖大学及机构合作组建,建设目标是聚焦国际学术前沿,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整合国际优势资源,通过微纳制造科学与技术、微纳传感与测试技术、微纳功能材料与器件、微纳材料服役行为等四个领域的国际合作,力争实现原创性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汇聚和培养一流的国际化创新型领军人才,提高我国在微纳制造和测试技术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智能感知与计算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2006年被批准为国家“111”计划创新引智基地,2011年获批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创新团队,2012年获批陕西省首批科研创新团队,2012年秋成立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际智能感知与计算研究中心”。2013年该中心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成为该校首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013年,依托国际智能感知与计算研究中心,由该校牵头,联合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成立“大数据智能感知与计算协同创新中心”并入选“陕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国家“2011”信息感知协同创新中心。荷兰莱顿大学和英国诺丁汉大学在类脑计算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该校和两校从2006年开始合作研究长达十余年,并联合申请得到欧盟第七框架计划的支持。经过3年多的培育,国际联合实验室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经济主战场,以学科创新引智为手段,在该领域不断追求创新,取得的多项研究成果提升了该学科的国际竞争力。 为了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建立教学科研合作平台,联合推进高水平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决定依托高等学校整合提升并建设认定一批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建设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是汇聚国际一流研究队伍、打造国际一流科研平台、推动国际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促进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基础前沿研究、培养国际化一流人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卢延辉)
本文来源: 教育厅
04.01.2016 20:44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
西安光机所有效载荷首次参与空间站科学实验
2022年10月31日,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