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十多天没找到活干 为省生活费不吃早饭
李宽和(右二)正在与招工者洽谈工作事项 本报记者马昭摄
每天早上6点起床,为省钱不吃早饭,7点准时赶到文艺北路等待招工的老板,大年初七来西安找工作,直到昨天才找到活干,每天借住在老乡的工地上,身上带的300元生活费快花完了,对于从宝鸡来西安打工的李师傅来说,现如今工作越来越难找。
借住工地上 为省钱不吃早饭
2月25日,记者在西安市文艺北路与仁义路交会处见到了李宽和(化名),褐色外套黑裤子,一身简单的打扮,站在求职的人流中,等待着招工者的到来。李宽和手中的手提袋里,装着一个水杯和一把大勺,他告诉记者,他找的是厨师工作,干这一行已经有十多年,前几年还能在一个餐馆一直干下去,近几年经济不景气,不少饭馆关张歇业,每年年后他都要找活干。
看见有求职的人正在吃早点,记者询问李宽和吃过早饭没有,他回答说:“我还没吃呢,没找到工作之前生活费有限,能省就省,早饭少吃一顿没啥。”为了减少花销,李宽和借住在老乡的工地上,老乡在南郊某工地上干活,工地上的活动房里有剩余的架子床床位,李宽和和其他7个人住在里面,“除了我乡党,工地上的人都不认识,但都是出来打工的,他们对我挺和气,虽然不在工地干活,但没人给我脸色看。”李宽和说。
大年初七就来西安一直没找到活
上午9时许,李宽和在文艺北路上已经站了两个多小时了,期间有餐馆老板前来找工人,记者发现,只要见有人来招工,李宽和显得十分热情,主动上前询问,“师傅,招啥工?”有时候和对方聊得来,李宽和还会递上一支烟,“这地方这么多人找活干,咱自己要主动,等着别人来找你,永远找不到。”李宽和说,虽然这么说,但是两个多小时里他都没找到合适的工作。
李宽和的预期月工资是4000元,但两个老板开出的价格都达不到他的预期,“大年初七我就从宝鸡老家来西安找活干了,直到现在都没有找到,身上带的300块钱生活费快花完了。”李宽和说,这几年工资高了,但是物价也涨了不少,4000元的工资能保证他在西安的花销,再给家里汇一些,如果再低就没办法生活了。
外来打工者多是家里的顶梁柱
李宽和今年39岁,20岁出头就来西安打工,一直都在小餐馆掌勺,十多年的工作经验让他感觉到找工作越来越难。现如今农村出来打工的人越来越多,碑林区人力资源部门在文艺北路招工市场上设置的招工服务点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大年初七开始,每天都有近200人在这里找工作,这种情况要持续到“五一”前,能看出来农民工求职越来越难。
李宽和告诉记者,他的老婆和儿子都在宝鸡老家,还有70多岁的父母,全靠他每个月汇钱回去生活。“村里有很多人都出来打工了,都是家里的壮劳力,有的还是两口子一起出来,在西安能找到一份工作养家糊口,对我们农民工来说很重要,外地人来西安打工确实不容易。”李宽和说,因为上有老下有小,家里需要有人照看,所以妻子不能和他一起出来打工。
热情的性格让他找到满意工作
经过几个小时的接触,记者越发觉得李宽和热情开朗,不管和谁说话,他都是笑着的,见到有人招工也主动,正是因为这种性格,李宽和昨天终于找到了一份让他满意的工作。上午10点多,从一辆车上下来一名中年男子,李宽和与几名求职的农民工一同上前询问,得知对方是郭杜某大学食堂的负责人,需要找一名厨师,“我做的都是家常菜,高档菜咱做不了,如果你觉着合适,我现在就跟你去试菜。”经过交谈,双方最终将工资定在4000元,符合李宽和的预期。
“他人看着老实,说话也热情,我看着挺合适。”招工的男子对记者说,刚才与李宽和一起上来求职的几个人,一开口就问工资多少,有没有假期,嘴里还叼着烟,而李宽和显得很和气,说话也热情主动,先介绍自己会做什么,一看就是实实在在干活的人,因为这些才会选择他。本报记者白圩珑
编辑:王玮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