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正永在陕西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07.09.2015  12:45
(2015年9月2日)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革命圣地延安隆重集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铭记历史、以史为鉴,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进一步动员和激励全省上下为加快建设“三个陕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在此,我谨代表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军区和3700多万陕西人民,向全省所有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战士、老同志、爱国人士以及抗日将士遗属,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及无辜死难者,表达深切的缅怀!
        发生在上个世纪30、40年代历时十四年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解放、捍卫自由独立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也是中国近代以来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范围最广和牺牲最惨重的反侵略战争。20世纪30年代,日本、德国法西斯势力猖獗,分别在亚欧点燃世界大战的战火。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处心积虑吞并中国,1931年9月18日悍然发动对我东北地区的侵略战争,1935年制造华北事件,1937年7月7日又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把中华民族推向了亡国灭种的边缘。面对“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全体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人人抱必死之心”“誓死不当亡国奴”,由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同日寇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以及海外华人华侨奔走呼号、团结御侮,无数仁人志士毁家纾难、以身殉国,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举国鼎沸兮,全民总抗战”,用血肉之躯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粉碎了日本侵略者灭亡中国、吞并亚洲、称霸世界的野心,最终夺取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那民族危亡、国难当头之际,中国共产党毅然担负起历史重任,在“九一八”事变后第三天,中共中央发表了《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图谋,号召全国人民驱逐帝国主义滚出中国;1932年4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发表《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率先提出抗日救国的主张;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我们党以民族大义为重,以抗日事业为先,推动国共合作抗战,建立并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了全国的抗战力量,开辟了广阔的敌后战场,形成了中国近代史上“全面全民族的抗战”,为抗战胜利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作出了决定性贡献。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陕西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陕西延安作为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所在地,是抗日战争时期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的策源地。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身居窑洞、运筹帷幄,有力地领导和指挥了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936年2月,中共中央组建以彭德怀任总司令、毛泽东任总政委的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队,发布了《东征宣言》,庄严宣告红军“为实现抗日,渡河东征”。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正式确定了“全面全民族的抗战”路线,为实现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和争取抗战最后胜利奠定了政治思想基础。9月,我们党领导的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的胜利信心。1938年5月,毛泽东撰写了著名的《论持久战》,以马克思主义的非凡洞察力和思辨能力,作出了抗战必胜、抗战必然持久而不可能速胜的判断,准确地描绘出战争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夺取抗战最终胜利的信心。当时的延安,成为全国人民衷心向往的革命圣地和世界聚焦的抗战大本营,吸引了一大批有志之士竞相投奔,很多热血青年“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要爬到延安城”。正如陈毅同志在诗中所写,“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陕西西安作为国民政府确定的陪都之一,是中国抗战的重要战略支点。大批的爱国将士从这里奔赴抗日前线,大量的抗战物资从这里运往全国各地。特别是1936年12月12日发生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后,中共中央力促事变和平解决,催生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从而彻底改变了全国抗战格局,成为中国由国内战争走向全面抗战、全民抗战的转折点。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陕西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陕西作为西北大后方抗战的前沿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接纳了大量来自于敌占区的民众,为全国抗战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支持。在兵源方面,抗战期间,仅陕甘宁边区就有3万多青年参加八路军,1938年边区各级建立的抗日民众自卫军人数达到22.4万人。同时,据国民党有关资料称,在陕征兵总计达115万多人。这些陕西籍将士,为抗日战争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在物资方面,陕甘宁边区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缴纳爱国公粮100多万石,支前154万人次,组织150多万匹牲畜运送物资,做军鞋20多万双,毛泽东同志对此给予高度评价。陕西其他地方驻扎着近50万军队和5万名军事院校学生,其军粮均取自于陕西。据统计,1941年至1945年陕西年均纳粮数占全国近8%,人均负担1.56石,3倍于当时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随着全面抗战爆发,大量沿海工厂纷纷内迁陕西,涉及电力、纺织、机器、化工、制药等多个行业。位于宝鸡的荣氏企业申新纺织四厂每年纺织棉布10余万匹,大都制成军装运往前线。著名实业家韩威西、薛道五、窦阴三、吴子实等人创办的西北化学制药厂,生产药品500余种,有力地保障了抗战供给。在文化方面,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陕甘宁边区先后创办抗大、陕北公学、鲁艺等40余所干部学校,为抗日前线源源不断地输送着人才和干部。革命圣地延安汇聚了诗人艾青、音乐家冼星海、作家丁玲、版画家古元等一大批艺术家,他们积极投身抗战,用艺术作品呼唤民族觉醒、讴歌全民抗战,《延安颂》《黄河大合唱》等歌曲传遍神州大地,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军民的斗志和信心。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为基干组建的西北联合大学,“尤负西北文化重责”,辗转于西安、汉中等地,云集了黎锦熙、许寿裳、曹靖华等一大批著名学者,在留存教育火种、延续中华文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陕西付出了十分巨大的牺牲。 三秦子弟多壮士,保家卫国慨尔慷。面对日寇的疯狂侵略,陕西军民铁骨铮铮、舍生忘死,用巨大的牺牲阻止了日军的前进,奏响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抗战全面爆发后,八路军的主力部队相继由三原、泾阳、富平等地出发,东渡黄河开赴华北前线。八路军留守兵团扼守府谷至宜川段的千里黄河防线,进行大小战斗78次,挫败了日军的疯狂进攻,确保了党中央和陕甘宁边区安全。孙蔚如、赵寿山率领的陕军坚守中条山,先后粉碎日军扫荡11次,牵制日军3个师团,毙伤2万余人,把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拒阻于潼关之外,使其进入关中、掠占西北的妄想胎死腹中,被誉为“中条山的铁柱子”。当时的歌曲这样传唱,“中条山,高又高,铁样坚,钢样牢,飞机轰不动,大炮打不倒”。正是由于在陕部队和陕籍将士的坚决抵抗,整个抗战期间,除府谷县城曾陷落几个小时外,陕西从未被日军侵占,是全国少数几个未沦陷的省份之一。在抗击日寇侵略的过程中,陕西军民也付出了巨大牺牲。据史料记载,日军先后轰炸延安17次,投弹1690枚,致死致伤398人,延安城几乎被炸成废墟;轰炸陕西其他地方567次,出动飞机3789架次,投弹1.3万枚,致死致伤1万多人。抗战期间,陕西籍抗战英烈达10多万人,长城古北口战役、忻口战役、台儿庄战役、湘北大捷、昆仑关战役等处处都有陕籍将士冲锋陷阵的身影,李达、张宗逊、孔从洲、关麟征、杜聿明、崔曙光、包森、梁希贤、杨世立等一大批璀璨将星和抗日英雄令日寇胆寒。他们是陕西儿女的杰出代表,他们的功绩永不磨灭、永垂不朽。
        滚滚延河见证历史,巍巍宝塔红耀东方。我们之所以把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放在延安,就是因为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中国抗战史上的中流砥柱。在这里,我们党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观天下之变、谋世界大势、指未来之路,指挥分散在华北、华中、华南的十八块抗日根据地,牵制了大量的日军,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汪洋大海。在这里,我们党克服军事包围、经济封锁双重考验,创造性地实行精兵简政、拥政爱民、发展生产、“三三制”、减租减息等十大政策,把贫穷、闭塞、落后的边区建设成了举世称誉的模范抗日民主根据地。爱国华侨陈嘉庚曾赞誉,“中国希望在延安”。美军观察组政治顾问谢伟思称赞,“这里有清新的风气,欣欣向荣的氛围,没有乞丐,没有人穿高跟鞋,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毛泽东甚至也可以走在大街上与普通老百姓聊天。”也正是在这里,我们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形成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大法宝和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作风,积累了“局部执政”的成功经验,培养了大批治党治国治军的栋梁之才,孕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实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由弱转强,历史性地改变了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可以说,在中华民族这场反帝反侵略的伟大斗争中,延安的名字响彻世界、延安的作用居功至伟、延安的贡献彪炳史册。
        同志们、朋友们!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转折点。从那个民族危亡的多难之秋到21世纪的今天,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中国建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在长期战乱的废墟和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变革,走出了一条生机勃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励精图治、继往开来,聚焦“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步入了令人欣喜的新常态。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今天的三秦大地欣欣向荣,综合实力不断壮大,群众生活明显改善,生态建设富有成效,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各方面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这是我们对所有为抗战付出牺牲的烈士和惨遭侵略者杀戮的无辜死难者最好的告慰!
        同志们、朋友们!
        抗日战争胜利已经70年了。70年前的战火硝烟已经消散,但血与泪的国耻不容淡忘;70年前的浴血奋战已经远去,但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必须永远铭记。今天我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重温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就是要牢记我们从哪里走来,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就是要珍惜和平、接续奋斗,动员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回望历史、抚今追昔,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最大限度地凝聚中国力量。 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要不断从抗战精神中汲取营养,继承和弘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最大限度地凝聚包括港澳台和海外侨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为洗刷历史耻辱、实现百年夙愿而努力奋斗。
        回望历史、抚今追昔,我们要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铁律,扎扎实实办好自己的事情。 历史是一面镜子。近代以来屡遭外来侵略的悲惨经历给我们一个刻骨铭心的铁训:落后就要挨打,贫弱就要受辱。没有强大的综合实力做后盾,没有坚固的钢铁防线做保障,就摆脱不了挨打受辱的命运。我们要始终把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责任扛在肩上、把改革的责任抓在手中,紧紧抓住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心无旁骛、专心致志,谋划发展之策,凝聚发展合力,把中华民族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要贯彻落实中央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决策部署,自觉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提出的“五个扎实”新要求,积极实施稳中有为、提质增效战略,保持干部群众心齐气顺劲足的干事创业氛围,低调务实不张扬、埋头苦干,进一步巩固全省发展走在上升通道的良好态势,全力实现追赶超越、加快建设“三个陕西”。
        回望历史、抚今追昔,我们要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无数次血与火的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要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全面地向中央基准看齐。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让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回望历史、抚今追昔,我们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发展环境,在深化改革开放中增进交流交往交融。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只有把握和顺应和平、发展、合作的大趋势大潮流,才能实现民族的繁荣富强、促进人类的发展进步。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长期饱受战乱之苦的中国人民更加深知和平的可贵。我们要奉行互利共赢的全方位开放战略,倍加珍惜我国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万众一心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推向前进。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加强经济贸易合作和科学文化交流,努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打造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为国家大局作出陕西应有的贡献。
        同志们、朋友们!
        苦难铸就辉煌,奋斗赢得未来!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团结拼搏、埋头苦干,为加快建设“三个陕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