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斗·习近平为他们点赞》系列报道之五 叶培建:探索星空奥秘的脚步永不停歇
【编者按】习近平指出,“新时代是需要英雄并一定能够产生英雄的时代。”一代代中华儿女为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接续奋斗,各行各业涌现出一大批矢志报国、艰苦奋斗的典型人物。人民网推出“砥砺奋斗·习近平为他们点赞”系列报道,生动讲述他们与祖国共成长、共奋斗的感人故事,激励全中国人民朝着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行。
叶培建接受人民网采访。人民网 张力洋摄
“作为一个大国,作为拥有五千多年文化历史的一个民族,应该看得更远,为世界做出贡献。”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自青年时期投身航天事业,胸怀远大梦想,从资源二号到嫦娥系列工程,从“嫦娥奔月”到“逐梦火星”,叶培建为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做出巨大贡献。2017年1月,为表彰他在空间科学技术领域的卓越贡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国际小行星中心将编号“456677”的小行星命名为“叶培建星”。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习近平亲自为他颁发“人民科学家”奖章。
探月,技术是第一难题
自1968年从事空间技术研究以来,叶培建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了50余年,亲身参与我国卫星研制、遥感观测、月球与深空探测的发展研究。
其中,以探测月球为主要任务的“嫦娥工程”是叶培建的“代表作”,2004年初,探月一期工程立项,叶培建担任嫦娥一号卫星总设计师兼总指挥,从此便开始了他的“探月之旅”。17年来,叶培建作为嫦娥系列月球探测器研制团队的“主心骨”,面对的困难和艰辛数不胜数。
回忆起“嫦娥工程”一路走来的坎坷,叶培建直言,“中国航天目前取得的成就,按照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发展规律是很难得的,这个成就是航天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克服了无数的困难才取得的,技术挑战是我们首先而且必须克服的困难。”
2007年,嫦娥一号历经三年的时间成功发射升空;2019年,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2020年,嫦娥五号23天完成“绕、落、回”三步走的任务,并携带1731克月球样品回到祖国。在这一过程中,科研团队克服重重技术困难,不断创新,实现我国探月工程从无到有,由弱变强。
“在探月过程中群众的追问很多,为何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和精力去探索月球?‘探索宇宙的意义’是我们一直在用行动去回答的问题。去宇宙、去月亮、去火星,我们今天不去,将来想去都去不了,更何况在这个过程当中,很多的技术对我们是大有好处的。” 叶培建说道。
探月工程正式启动以来,科研团队顶着巨大舆论压力,按时完成一个又一个探月任务,逐渐打消群众心中的疑虑。目前,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已经关系到国家的生存和安全问题。
走得更远,走得更高
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我国探测月球的次数屈指可数,但却为人类探索宇宙贡献了巨大的力量。除了月球探测,火星探测也是我国一直在开发的航空航天项目之一,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携带的火星车“祝融号”成功着陆火星。
提及我国探测月球和探测火星的成就,叶培建持乐观态度。“从无人探测的角度看来,我国月球探测和火星探测虽然次数不多,但我认为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是在有人探测这一角度看来,我国还需要继续努力。”
因此,针对未来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计划,叶培建将其分为了三个方面——月球探测、载人登月、深空探测。
“第一要提高探测月球的能力,到月球的背面寻找水源,采集月球样本并返回,建立月球科考站,加大国际合作,这几个方面我们已经在部署并实施行动。”
“第二要及时地开展载人登月研究,只有人去到月球,才能做更多的事,一定要去,要早去。我相信我们的能力,只要下了决心就一定能去。”
“第三要开展进一步的深空探测,小行星探测、火星的取样返回都在实施计划中。总之,我们不能局限于现在的天问一号和嫦娥五号,我们要走得更远,走得更高。”
爱国奉献,矢志不渝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党和人民授予叶培建“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习近平亲自为他颁奖。
“获得荣誉,我心里就有一种想法,‘我70多岁了,身体还行,还可以再多干一点’。从2019年至今,航天人建成了北斗系统,发射了空间站,完成了嫦娥五号的采样返回,完成了天宫一号的任务,我们一直在努力。”
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从白手起家发展到如今的“盛世繁华”,背后是无数航空航天工作人员的艰辛努力,他们诠释了真正的“航天精神”,验证了中国航天事业无可限量。
叶培建认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是航天精神的发源地。“两弹一星精神的核心是爱国和奉献。”
“一个爱国的人,才能够为国家舍弃一切,在处理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矛盾时,应该把国家利益放在前面。爱国的同时还需要奉献,要奉献就要有本事,要学习,要创新,要甘于从小事情做起。” 叶培建一直用行动践行着这句话。
长期从事空间技术研究,导致叶培建的腰痛经常反复发作,在几次执行任务中,叶培建因为腰痛只能躺在实验间的板床上,但他却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始终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
在航空航天的发展研究过程中,无私奉献的人数不胜数。
在嫦娥一号研制期间,一位副总设计师的爱人生孩子,但当时正在西南地区做实验的他,无法陪伴在爱人的身边;一位副总设计师曾经舍弃了其他的工作机会,毅然加入航空航天事业,最终倒在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证明,一定会有人站在这个位置上,去为国家的发展繁荣做出贡献。而我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能够让国家更加强大。” 正值新中国成立72周年,叶培建向祖国致以诚挚的祝福:“东方的雄狮觉醒了,我想再用50年,我们中国会更加辉煌。祝愿我们国家能够在中华复兴的路上走得更好、更稳、更快。”
编辑:高蒙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