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择校矛盾凸显: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资源均衡

02.03.2016  09:43

  在教育治理上,我们必须认清问题的核心与本质,自己所处的社会治理环境与文化,在借鉴别人时,也必须厘清根本思路与边界条件,而不是盲目套用其办法。不能屈服于一些理论正确与道义正确,屈服于舆论与“专家”的狂轰滥炸,被裹挟误导。

  日前,教育部发文,明确2016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要“科学划片”。多校划片,是对执行多年的严格按户籍学区入学政策的明显回调,有人感叹:学区房白买了;更多家长抱怨:这是又一轮的折腾。

  学区房这个词在近5年的中国异常火爆,价格飞涨,这些都源于多年前对择校治理上的一个基本政策:坚决取缔各种测试、考试等以成绩选择的渠道,严格按户籍、学区入学,以确保公平。

  严格按学生所在户籍与学区入学的结果,造成了学区房暴涨的尴尬局面。表面上不许择校,不让用钱、用权择校,但用房择校,其实也就是用钱择校,显然并不公平,甚至强化阶层的划分,带来房地产市场的扭曲。

  如今,政策再次转身,我不熟悉其出台的背景,但择校治理政策显然是在学习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这也是最近几年教育治理上的一个误区,需要深刻反省。

  美国在择校的治理上,思路很清晰,如果对教育有较高期望与要求,就自己花钱去选择。第一选择是上私立学校,因为最好的中小学都是私立学校。退而求其次,就是通过买学区房,选择一个优质的公办学校。这就是学区房这个词的来源。其择校治理思路有这样几个前提:第一、最好的学校,是私立中小学,有选择余地;第二,因为社会保障制度和文化因素等等,有择校需求的,是相对少数人,其意愿也不那么强烈疯狂。

  这两点,在我们这里显然都不存在。我们最好的中小学仍然是公办的;我们有择校需求的家长与家庭,远远高于美国人,几乎是全民择校。照搬这一治理政策的结果,就是把家长都挤到了学区房这个渠道上,用钱买房“公开”择校。

  在择校的治理上,我们还有一个错误的思路与理念:因为教育资源不均衡,才有这么多人择校。因此,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资源均衡,把学校都办得一样好,就没有择校的矛盾了。

  这显然是一个伪命题。把学校都办成一样好的学校,是根本没有可能的,这不仅在理论上存在问题,在实际中也不现实。学区房这个词来自美国,美国如此发达了,公办学校之间还是不均衡,学区房的房价高企,为什么?

  我们如果到美国、加拿大华人聚集的城市看看,到那些著名的公办学校周围看看,主要是谁在买学区房,谁在推高学区房的价格。再看看旧金山公办学校周边遍布的辅导班,我们就明白,择校与文化的关系是多么重要:中国人到美国也在疯狂择校,不仅是在中国。这恐怕是我们在治理择校时首先要考虑的一个现实因素,也是最大的困难。

  教育治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仅涉及整个社会的治理体系、社会制度、教育理念,还涉及很多隐性的东西,如文化。中国人对子女教育的重视,无以复加,到了一个极致,这是其他任何一个国家与民族都没有的,更加剧了中国教育治理的复杂性。因此,在中国的教育治理上,绝不能也不应该轻易照搬别人的做法,比如择校。在民办中小学教育还不发达的情况下,在如此疯狂强烈的择校冲动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教育治理思路,可能并不适合中国社会。

  因此,我对此次多校划片政策的调整叫好。我们必须立足自己的国情,文化,探索自己的择校治理、教育治理之路,还必须面对全民择校这个现实,以寻求更大的突破。

  在择校等教育治理上,我们需要解决的核心是机会均等,至少给多种机会,而不能只是钱的均等。这其中有一条可能就是成绩筛选,也是最现实的一条道路,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吻合中国文化的解决之道。目前的教育现实,其实也印证了这一点。中小学负担的重灾区为什么是小学?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取消了小升初考试,学校为了招到好学生,以各种名目变相测试,为了上名校,家长孩子不得不去上各种“”班、特长班,参加各种竞赛,结果导致负担大幅度增加。初中升高中是公开考试,高中考大学是公开考试,这把考试的尺子是明确的,也只有一个,负担反而大幅度降低。我们去看看“学而思”这类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也清晰地反映了这一点。其收入的核心是来自小学培训,而不是中考、高考。

  总之,在教育治理上,我们一方面必须认清问题的核心与本质,自己所处的社会治理环境与文化,在借鉴别人时,也必须厘清根本思路与边界条件,而不是盲目套用其办法。在这个过程中,教育部门更需要有勇气与担当,不能屈服于一些理论正确与道义正确,屈服于舆论与“专家”的狂轰滥炸,被裹挟误导。

  教育是一个专业问题,教育治理更是区别于专业研究,是一个管理问题。即便你是教育专家,也未必懂得教育治理、教育管理。但是在当下的中国,我们很多名人专家喜欢以自己的感受与个案谈教育,批判教育,对教育进行指导,甚至语不惊人死不休。而这些名人大家的言论,往往会因为其社会影响,而不断放大,形成舆论压力,进而误导教育的治理。我们一定要清楚,专家、院士、名人,是在某个限定领域的专家权威,不是什么都懂。教育决策部门与具体的管理人员,一定要实事求是,顶住这些压力,走出中国特色的教育之路。家长和专家们,也需要给改革最大的宽容与支持,这样才能让教育治理不再来回“打摆子”!陈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