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无声世界里高考背后的故事
新闻提示:
短短300多字的消息,《西安市第二聋哑学校20名毕业生考上大学》经媒体近日报道后引发强烈关注,这些孩子是怎么创造奇迹的?与普通孩子学习高考之路有哪些不同?上大学后和其他孩子一起上课是否会有尴尬?就业去向如何……昨天(6月15日),记者走近孩子、老师和家长,探寻揭秘背后的故事……
新闻回顾:
西安市第二聋哑学校20名高三毕业生全部考入大学
奇迹 20名聋人考上大学 1人被5校录取
“很多家长之前很悲观,把聋人孩子送过来基本不抱希望,就认为孩子这辈子都这样了,咋还能考上大学?”走进东郊西安市第二聋哑学校,说起今年高三20个学生全部考上大学的事,保安笑着相迎。
会议室内,杨建科校长和孩子家长笑着交谈。杨校长说,20名高三学生被长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南京师范特殊教育学院、郑州师范学院、西安美术学院等高校录取,13个本科7个专科,创造了升学率100%的奇迹,也是历年考上大学人数最多的一届。多年来有239名学生考上大学,成为西部地区考入大学人数最多的聋人学校。
令人称奇的是,今年有的考生同时接到多所学校的录取通知电话。张毅鑫同时接到5所本科院校录取通知,赵天祺接到4所院校录取通知……
揭秘 每节课有五分钟做语技训练
他们是如何学习的?和普通学校上课有哪些不同?杨校长说,有早读,要激励孩子们发音朗诵出来;一天八节课,也上晚自习。不同的是,每节课的前五分钟,都要做语技训练,包括吐气、吸气、长短快慢,如果不这样来刺激,器官功能就会减弱。
上课的时候,要进行“看话训练”,教孩子们读唇语,比如教认识杯子,既要用手语,也要唇语,还要现场拿着杯子实物。
“我尝试过捂住自己的耳朵,仅靠视觉听课,太枯燥了。我们上课要通过形象的肢体语言、表演、手语、话剧、动漫、PPT等多种形式去讲授,表情和动作特别夸张,可以说手舞足蹈。”高三二班班主任范薇娟打趣地说。
课程设置方面,语文和普通高中的语文课程几乎一样,考试难度与普考接近,数学则不学立体几何部分,因为抽象部分太难,孩子们想象不来;英语水平与普通学校高一学生的水平相类似,因为学汉语已属不易,再掌握第二门语言更加困难。但是,相比普通学校的学生,对聋人孩子的绘画水平要求高。
在绘画室,记者看到墙上挂满了学生的画作,人物素描十分逼真,每一根头发丝都栩栩如生。在学校园艺天台,种着茄子、辣椒、冬瓜、黄瓜、韭菜、葫芦等,高三一班班主任杨亮老师说:“这些瓜果是我们和孩子一起种的,学生可以来写生,提高绘画能力。”
揭秘 20个聋人去12个城市赶考
如今,普通高校的孩子们正等待高考成绩公布,聋人孩子如何参加高考,并又如何得知被录取的消息?
学生们合作绘制的一张高考行程图,道出了考试的旅程。杨校长说,聋人高考实行单考单招的模式,和普通学校同一时间报名,得到全国统一的高考号后参加聋哑高考报名。学生可以同时报考不同的高校,前提是只限有特殊教育专业的高校,而且各所学校考试的时间不冲突,考试时在老师和家长的带领下奔赴各个高校参加考试,第一天是面试,第二天和第三天是笔试。
图中“2016年冲高考”的字样格外显眼,清新的铅笔画风向人们展示了他们高考的旅程:从今年3月中旬至4月下旬,20位聋人考试足迹留在了长沙、重庆、杭州、长春、北京等12个城市,行程达两万多公里。每个地方都有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图案:天津的狗不理包子、长沙的臭豆腐、重庆的火锅。
杨校长说,考试结束后,高校老师会电话通知孩子家长录取的消息,如果被多所学校录取,家长和孩子最终决定上哪一所。等普考成绩出来后,各大高校会给聋人孩子和普通考生同时发放录取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