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销洗洁精送保洁服务?别轻信当心是骗局

26.04.2016  11:21

  

  销售洗洁精的“促销人员”进门后擦洗厨房、卧室,一折腾就是一个多小时,看到销售员如此热情服务,不买对方的产品是不是觉得有些难为情。可如果您买了,就上当了。

   购买洗洁精被骗

  4月23日下午3点,家住西郊万国远鉴名筑小区的唐女士正在家休息,突然有人敲响了房门,通过门上的猫眼,她看到外面是名陌生女子,年纪约30来岁。对方阿姨长、阿姨短地叫着,只为推销洗洁精,心软之下,唐女士就让对方进了门。

  进门后,女子掏出一瓶名为“重力度”的洗洁精,声称这是他们公司新生产的一款强力去污洗洁精,在各大商场都有销售。说完,女子就走进唐女士家客厅,先是擦墙面、吊灯、地板砖,接着又去厨房擦油烟机,一折腾就是一个多小时,看见焕然一新的厨房及客厅墙面,加上对方的热情服务,让唐女士很心动。这名推销的女子告诉她,一瓶洗洁精净重500g,2000元可以购买一箱30瓶装的洗洁精,买一箱另送10瓶,外加4次上门家庭清洗服务。一口气要买一箱子洗洁精,这得到哪天才能用完,看到唐女士犹豫,该女子算了一笔账,两室的房子请保洁员打扫卫生一次要400元,而且保洁不负责擦洗墙面及厨房油烟机,而他们公司提供的上门清洗服务全都包含。

  架不住对方劝说,唐女士答应买一箱,不过担心不提供上门清洗服务,她只支付了一半的费用,也就是1000元。很快,另一名女子把货物送了过来,并约定第二天就让公司派人来清洁房屋。“第二天,我足足等一天,直到今天都没有人过来,打对方电话一直被拒接。”唐女士说,直到这时她才意识到可能被骗了。更让她吃惊的是,送来的产品和当初销售员所用的不一样,销售员当时拿的产品很香,泡沫很大,而送来的却是透明如水无香味,搅动一下也不起泡沫。

   同样手段骗过很多人

  销售人员上门以送保洁服务为诱饵推销洗洁精,见对方上当就溜之大吉。连日来,本报接到不少类似被骗老年读者的电话。北郊文景小区的杨大妈说,自己月初时购买了与唐女士同样品牌的洗洁精,最后也是联系不上销售人员,不仅没有享受到当初对方承诺的家庭清洗服务,而且买到的洗洁精如同清水一般。南郊豪华丽晶小区的李女士说,她花了2500元的价钱也是买了一箱外加送了10瓶。

  随后,记者根据唐女士购买的“重力度”洗洁精,在网店查找,发现这款洗洁精并无销售。唐女士说,她想借她的亲身经历提醒广大老年朋友,遇见上门推销的要当心,不要再上当。 记者 张雷

   新闻分析

   抓住老人心态 骗子对症下药

  据了解,尽管专门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方式屡屡曝光,但还是有很多老年人会掉进骗子设下的陷阱里。

   缺少交往 判断力低下

  退休老干部李大爷说,随着年纪增大,他们的知识、信息结构跟不上社会发展,反应迟钝,容易轻信花言巧语,加之与社会接触较少,分析判断能力减弱,对花样日益翻新的骗术不易识别,容易被诱惑。

   病痛缠身 迷信“神奇”疗法

  部分老年人因身体各项机能逐渐衰退,病痛增多,就会迷信各种“神奇”的疗法,以求“不得病”,一些江湖骗子就利用部分老年人的心理,打着祛病强身、偏方有奇效等幌子进行诈骗。一名曾在保健品行业工作多年的任先生透露,每个销售人员都会利用不同老人的心态和需求“对症下药”。

   心理空虚 挡不住“亲情牌

  “人一到了晚年,就非常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怀。”张大妈告诉记者,他们一旦跟家人联系较少,面对陌生人递过来的“关爱”橄榄枝,就很难去设防,要被欺骗很容易。而且很多卖保健产品的骗子,对他们关怀备至,嘘寒问暖,显得比子女都要“孝顺”,让人防不胜防。

   延伸阅读

   骗子盯上老年人

   一不小心就上当

  人们常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但在现实生活中,各类形形色色的诈骗分子却将老年人当成“猎物”,设下看起来并不高明的陷阱,却能屡屡得手。

   退休教师被骗数千元

  案例:4月初,湖南长沙72岁的退休教师杨川莲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说他们在全国筛选了一批优秀退休教师,将颁发证书和5000多元的奖品。杨川莲听了后很激动。

  过了两天,电话又打来了,一名中年男子自称是组委会负责人,他说:“想确认是否参加颁奖活动?”杨川莲答应去。对方又问:“需要帮您提前订回程票么?”杨川莲就让对方帮自己订,中年男子称活动是4天,先交吃住行订金3000元,杨川莲给对方汇了钱。等了一周,杨川莲打电话过去已经是空号。

  分析:很多“比赛”“评选”主动来信来电便要警惕,要注意核实其真实性,更不可贸然汇款。

   被“远亲”连骗两次

  案例:今年1月底,山东济南73岁的周家良接到一自称山西太原亲戚的电话,说是他的远房堂侄。周家良在太原确实有亲戚,就没有多想。

  2月1日,“堂侄”来电话了,说已经到了济南,一下车碰了个老人,没钱送老人进医院。周家良安慰“堂侄”说:“先去医院,钱不够我给你汇。”1小时后,“堂侄”打来电话说做检查、打点滴就要4000多。周家良赶紧给“堂侄”汇了5000元。当晚,“堂侄”又打电话说家属让拿1万元作为赔偿,周家良连夜又汇了1万元。之后,“堂侄”便人间蒸发了。

  分析:老年人心性善良,容易陷入“老乡”“远房亲戚”设置的亲情陷阱。突然出现的陌生人,采取唠家常、忆往事以及帮助解决困难的名义,都要警惕。

   以为捡便宜谁料却上当

  案例:天津80岁的陈荣志说,3月,一个朋友带他参加一个周边3日游,包吃包住包玩只要交199元。他本以为捡了便宜,谁料却上当了。

  在行程最后一天,穿着白大褂的人开始推销养生茶、泡脚粉等。3盒养生茶加4盒泡脚粉搭配销售,要4300多元。陈荣志想着已经登记了,就硬着头皮订购了组合套装。

  没过多久,相关联的电话打来了:“陈老爷子,你那糖尿病康复得咋样了?”之后开始劝陈荣志试一试别的药,几天后还给陈荣志寄了一款免费药物。陈荣志心里觉得暖暖的,就买了一个疗程的药,7700元。寄来后发现,除了一些丸剂,还有之前的养生茶、泡脚粉。原来,两个骗子是一伙的。

  分析:老年人有一种“互酬”心理,就是“投桃报李”的意思。自己接受了别人的好处,便觉得不好意思,如跟着保健品公司去农家乐玩,便会通过买保健品等方式作为变相的酬谢。